白日賊的意思、白日賊的詳細解釋
白日賊的解釋
指以小商販為掩護的騙子。 宋 周密 《武林舊事·遊手》:“又有賣買物貨,以僞易真,至以紙為衣,銅鉛為金銀,土木為香藥,變換如神,謂之白日賊。”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委巷叢談》引作“白日鬼”。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白日賊”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地行竊的人,尤其指以商販身份為掩護進行欺騙或盜竊的騙子。該詞帶有貶義,強調行為的大膽和公然性。
二、詳細解析
-
行為特征:
白日賊通常選擇在白天行竊或行騙,利用看似合法的身份(如小商販)作掩護,通過“以僞易真”等手段實施欺詐。例如:用紙冒充衣物、銅鉛僞造金銀等。
-
曆史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據《武林舊事·遊手》記載,南宋臨安(今杭州)市井中有此類騙子,被稱為“白日賊”;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中則稱其為“白日鬼”,含義相近。
三、使用場景
- 形容明目張膽的竊賊或騙子:如“他假扮攤販調包商品,簡直是白日賊”。
- 批判不守法規、膽大妄為的行為:可用于指責公然違背道德或法律之人。
四、補充說明
發音為bái rì zéi,注意與“白日鬼”(同義)區分。現代語境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日賊
白日賊是一個漢字詞組,由“白日”和“賊”兩個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白日:分别由“日”和“白”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日”的筆畫數為4,部首為日;“白”的筆畫數為5,部首為白。
- 賊:由“貝”和“戈”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貝”的筆畫數為7,部首為貝;“戈”的筆畫數為4,部首為戈。
來源:
白日賊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用來形容在白天行竊的盜賊。
繁體:
白日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些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上述所提到的部首和筆畫。
例句:
1. 這個城市盛行白日賊,人們要小心保管財物。
2. 警察正在抓捕一夥白日賊。
組詞:
白日賊反映了盜賊行為的特點,其相關的組詞有:
1. 白天:指太陽升起到太陽落山之間的時間段。
2. 賊窟:指盜賊藏身的地方。
3. 盜竊:指非法獲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近義詞:
1. 日間盜賊
2. 光天化日下的盜賊
反義詞:
1. 夜賊:指在夜間行竊的盜賊。
2. 光明正大的市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