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鳸的意思、春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鳸的解釋

亦作“ 春扈 ”。1.鳥名。農桑候鳥。《爾雅·釋鳥》:“春鳸,鳻鶞。”《左傳·昭公十七年》“九扈為九農正” 晉 杜預 注:“春扈,鳻鶞。” 唐 陸龜蒙 《村夜》詩之二:“種以春鳸初,穫從秋隼下。”

(2).相傳為古代 金天氏 的春季農官。 漢 蔡邕 《獨斷》:“春鳸氏農正,趣民耕種。”《晉書·食貨志》:“昔在 金天 ,勤於民事,命春鳸以耕稼,召夏鳸以耘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春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兩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鳥名(農桑候鳥)

  1. 基本釋義
    “春鳸”指一種與農事相關的候鳥,常見于春季。古文獻記載其别名“鳻鶞”,被認為是農事活動的物候标志。
    • 古籍引證:
      《爾雅·釋鳥》提到“春鳸,鳻鶞”;《左傳·昭公十七年》中晉代杜預注:“春扈,鳻鶞”。
    • 象征意義:
      古人通過觀察此類候鳥的活動來指導農耕,如唐代陸龜蒙詩雲:“種以春鳸初,獲從秋隼下”。

二、古代農官名

  1. 官職職能
    “春鳸”也是傳說中的古代農官,相傳為金天氏(少昊)所設,負責督導春季耕種。
    • 文獻記載:
      漢代蔡邕《獨斷》載:“春鳸氏農正,趣民耕種”;《晉書·食貨志》亦提及“命春鳸以耕稼”。
    • 名稱來源:
      官職名可能源于鳥名,象征對農時的順應與管理。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證,可參考《爾雅》《左傳》等古籍原文,或結合曆史類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春鳸(chūn jīng)

春鳸是一個指代春天鱗次栉比之景的詞語,在漢語中常用來形容春天的蓬勃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春鳸的拆分部首為“虍”和“鳥”,其中“虍”為左邊部分,代表老虎。春鳸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春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對春天場景的描繪。春鳸一詞用來形容春日萬物複蘇、萬紫千紅的景象,表達春天的生機勃勃、繁榮昌盛之意。

繁體

春鳸的繁體形式為「春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春鳸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但基本的意思與現代相同,用來形容春天的繁榮景象。

例句

1. 春鳸時節,大地上綻放着五彩缤紛的花朵。

2. 隨着春鳸的到來,冬天的寒冷終于離我們而去。

組詞

春天、春風、春光、春色、春意、春花、春風得意、春暖花開等。

近義詞

春天、春季、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反義詞

冬眠、凋落、枯萎、寒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