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容大雅的意思、舂容大雅的詳細解釋
舂容大雅的解釋
指文章氣度雍容,用辭典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 宋 末文格猥瑣, 元 末文格纖穠,故 宋景濂 諸公,力追 韓 歐 ,救以舂容大雅。”
詞語分解
- 舂容的解釋 .用力撞擊。《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鄭玄 注:“‘從’,讀如‘ 富父 舂戈’之‘舂’。舂容,謂重撞擊也。”.聲音悠揚洪亮。 唐
- 大雅的解釋 .《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内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
“舂容大雅”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chōng róng dà yǎ(注意“舂”不讀作“cōng”),主要用于形容文章或文學作品的風格典雅、氣度雍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核心含義
指文章結構嚴謹、用詞典雅,整體氣度從容莊重,常用于贊美文學作品的高雅格調。
-
字詞拆解
- 舂容:原指聲音悠揚洪亮(如鐘聲),引申為文章節奏舒緩、氣度從容。
- 大雅:源自《詩經》中的《大雅》,代指高雅、正統的文學風格。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出自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文中提到宋濂等文人效仿韓愈、歐陽修,以“舂容大雅”的文風矯正宋元末期的浮靡文氣。
- 語法功能
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謂語,含褒義,如:“此文舂容大雅,頗具古風。”
易混淆點
- “舂”字辨析
“舂”本義為搗去谷物皮殼(如舂米),此處與“容”組合後詞義發生轉化,需注意與“春”“沖”等形近字區分。
- 與“雍容大雅”區别
兩者含義相近,但“舂容大雅”更側重文學作品的典雅,而“雍容大雅”多形容人的儀态。
示例拓展
- 清代文人推崇“舂容大雅”的文風,以矯正當時纖秾浮誇的習氣。
- 現代用法可延伸至其他藝術領域,如稱贊書法、繪畫風格端莊典雅。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閱微草堂筆記》或《荀子》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舂容大雅是一種成語,形容人的容貌端莊美麗。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舂(辶、重、厶)五畫,容(⺮、廣)八畫。舂字的來源是從“辶”(走)和“重”(重疊)組成,表示人的行走有節奏感;容字的來源是從“⺮”(竹子)和“廣”(廣闊)組成,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容貌開闊美麗。
在繁體字中,舂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容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使用了褒忌形式的「貍」。
在古時候,舂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舂字的舊字形是從“辶”(走)和“鬲”(由甲變乙)組成。容字的舊字形則是從“爿”(兩個牽手)和“廣”(廣闊)組成。
以下是關于舂容大雅的例句:
1. 她的舂容大雅,令人贊歎不已。
2. 我向她學習,以期具備一點舂容大雅。
與舂容大雅相關的組詞有:舂裝(指打扮得漂亮)、德容(指品德和容貌)、雅貌(指端莊美麗的容貌)。
近義詞有:秀麗、婉約、俊俏。
反義詞有:粗糙、丑陋、邋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