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ll sorts of workmen]∶西周時指工奴,泛指手工業工人,各種工匠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唐· 韓愈《師說》
(2) [all officials]∶衆官,百官,古代官的總稱
允理(治理)百工。——《尚書·堯典》
(3) [all sorts of crafts]∶各種手藝(百,虛指,言其多)
(1).各種工匠。《墨子·節用中》:“凡天下羣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漢書·東方朔傳》:“異類之物,不可勝原,此百工所取給,萬民所卬足也。” 南朝 宋 謝瞻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風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下:“ 江陰 有 周歧鳳 者,聰敏絶人,百工技藝異端刑名之學,無不習而能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百工技藝,各祠一神為祖。”
(2).百官。《書·堯典》:“允釐百工,庶績鹹熙。” 孔 傳:“工,官。”《左傳·昭公五年》:“ 王子朝 因舊官百工之喪職秩者,與 靈 景 之族以作亂。”《南史·宋紀上·武帝》:“百工歌於朝,庶人頌乎野。” 宋 陳師道 《丞相溫公挽詩》之一:“恭默思良弼,《詩》《書》正百工。”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從工商業的發展上來看問題》:“故 殷 周 的百工就是百官,《考工記》三十六工也都是官,是一些國家官吏管轄着各項生産工藝品的奴隸以從事生産。”
(3).指古代司營建制造等事務的官。《周禮·考工記序》:“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鄭玄 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屬……司空掌營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廟,造宮室車服器械。”
“百工”是中國古代對多種職業群體的統稱,具體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獻中有所演變,主要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
手工業工匠
指從事各類手工技藝的勞動者,如木工、陶工、織工等。例如《墨子·節用中》提到“凡天下羣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韓愈《師說》中“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也指此類群體。
官職或官府工匠
西周時期,“百工”常指隸屬于官府的工奴或工官,負責營造、制造等事務。如《周禮》記載百工屬于“國有六職”之一,職責包括建造宮室、制作器械等。
百官或官員
在《尚書·堯典》等文獻中,“百工”也泛指百官,例如“允理百工”意為治理百官。
百工體現了古代社會對技藝的重視,如《考工記》将“百工”與王公、士大夫等并列,視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一群體也是傳統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源頭之一。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如《師說》《墨子》等),可參考、7的詳細引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