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抽毫的意思、抽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抽毫的解釋

抽筆出套。亦借指寫作。 唐 吳融 《壬戌歲阌鄉蔔居》詩:“六載抽毫侍禁闈,不堪多病決然歸。” 明 李東陽 《廷韶文敬聯句見寄疊前韻》:“日長秋館罷抽毫,自在閒庭落麈毛,忽有詞章傳二妙,敢将名姓託三豪。” 清 馮桂芬 《與曾揆帥書》:“竊自念腳鞾手闆,則夙願不及,抽毫進牘,則目力不勝,内外無一可,出山之志,長此已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抽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抽毫”字面意為“抽出毛筆”,通常引申為開始寫作或創作文章。其核心含義與古代文人提筆書寫的動作相關,常見于文學作品中。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字義

    • 抽:指“抽出、取出”,如從筆套中取出毛筆。
    • 毫:原指“毛筆的細毛”,代指毛筆。
      合起來即“提筆寫作”的動作,常見于詩詞或正式文書場景。
  2. 文學引申
    在唐代至清代的文獻中,“抽毫”多用于表達文人開始創作的狀态。例如:

    • 唐代吳融《壬戌歲阌鄉蔔居》詩:“六載抽毫侍禁闈,不堪多病決然歸。”
    • 明代李東陽詩句:“日長秋館罷抽毫,自在閒庭落麈毛。”
      均以“抽毫”指代寫作或任職文書工作。
  3. 其他解釋差異
    部分資料(如)提到“抽毫”可形容“極度細心”,但這一用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三、使用場景

“抽毫”主要保留其古義,指提筆寫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毫》的意思

《抽毫》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偷竊財物或常指光景消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抽毫》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4。

來源

《抽毫》一詞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古代用毫(即人稱名詞)來表示細小而珍貴的財物,抽毫即指偷竊此類財物。另一種來源是道教術語,在道教中,毫指頭發上的細微之物,抽毫指的是神仙運用宇宙能量抽取頭發中的神氣,用于施展法術。

繁體

《抽毫》的繁體字為「抽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抽毫」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這個小偷抽了他一毫錢,他完全不知情。

2. 半夜三更,時光抽毫般消逝。

組詞

1. 抽取、毫無、毫不、抽中、抽空。

近義詞

盜竊、搜刮、竊取、偷盜。

反義詞

正當、光明正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