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比特的意思、比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比特的解釋

信息量的度量單位。在二進制數字中,“0”或“1”各含一個比特的信息量。在數字通信中,用每秒比特數來表征通信中信息傳輸速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比特(Bit)是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具體含義及擴展解釋如下:

一、核心定義

  1. 基本信息單位
    比特是信息量的最小度量單位,表示二進制數字中的一位(0或1),由數學家John Wilder Tukey提出,首次正式應用于香農的《通信的數學理論》。它既是數據存儲的基本單元,也是信息傳輸的基礎。

  2. 詞源與别稱
    英文“Bit”是“Binary digit”(二進制數位)的縮寫,音譯為“比特”。


二、技術特性

  1. 二進制表示
    每個比特隻能表示兩種狀态(0或1),例如二進制數“0100”包含4比特的信息。

  2. 數據傳輸速率
    在通信領域,比特率(每秒傳輸的比特數)是衡量信息傳輸速度的關鍵指标。


三、應用領域

  1. 計算機數據存儲
    8比特構成1字節(Byte),可表示一個英文字符,而一個漢字通常占用2字節(16比特)。

  2. 數字信號處理
    例如音頻數字化中,比特數越高(如16比特、24比特),對模拟信號的還原越精準。


四、單位換算


五、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通信的數學理論》或計算機基礎教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比特(bǐ tè)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bǐ tè”。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比(bǐ)和列(liè),分别與音節“bǐ”和“tè”相關聯。比的筆畫數為三畫,列的筆畫數為七畫。比特一詞的源自和具體意義如下所述。 比特一詞起源于計算機科學領域,是“binary digit(二進制數字)”的縮寫。在計算機技術中,比特指的是最小的信息單位,表示二進制中的0或1。比特也被用來表示計算機處理和傳輸數據的速度。 在繁體字中,比特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同時,古代漢字的寫法通常不同于今天的形式。然而,比特是一個現代漢字詞彙,所以其古時的寫法沒有明确記錄。 以下是關于“比特”的例句: 1. 我的電腦硬盤上有500比特的存儲空間。 2. 互聯網速度可以用兆比特每秒來衡量。 3. 他是一名對比特技術非常精通的專家。 組詞方面,常見的與比特相關的詞彙有: 1. *********(Bitcoin):一種加密的數字貨币。 2. 比特流(Bitstream):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的二進制數據流。 與比特相似或相關的詞彙包括: 1. 字節(Byte):計算機中常用的數據單位。 2. 位(Bit):比特的最小單位。 至于反義詞,由于比特是一個特定的計算機術語,它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認為“比特”和“非比特”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對關系。 以上是關于“比特”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