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語的意思、立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語的解釋

(1).猶立論。 漢 王充 《論衡·薄葬》:“ 陸賈 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語,不肯明處。”

(2).站着對話。 唐 韓愈 《釋言》:“百官之進見相國者,或立語以退,而 愈 辱賜坐語,相國之禮過矣。” 唐 白居易 《晚興》詩:“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立語”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立論
    指提出觀點或論述主張,常用于學術或思想表達。例如漢代王充在《論衡·薄葬》中提到:“陸賈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語,不肯明處。”,說明立語與儒家學說相關,強調觀點的建立。

  2. 站着對話
    指站立交談的行為,多用于描述古代禮儀或日常場景。唐代韓愈《釋言》記載:“百官進見相國者,或立語以退。”,體現等級差異下的禮節。白居易《晚興》詩中“立語花堤上”,則描繪了文人雅士的自然交流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論衡》《韓愈文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立語是什麼意思

立語(lì y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發表言論,表達觀點或意見。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立字的部首是立(lì),幾畫是4畫;語字的部首是讠(yán),幾畫是7畫。

來源

立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季氏篇:“立于今,其未定者,吾未立也。”其中“吾未立也”一句表示自己尚未發表自己的觀點。

繁體

立語的繁體字是「立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立字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如:立字可能會寫為「⿱立重」或者「⿺立人」。

例句

他通過立語,表達了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組詞

立論(lì lùn)、立場(lì chǎng)、立志(lì zhì)、立刻(lì kè)。

近義詞

言論、發言、論述。

反義詞

沉默、閉口、不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