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亂的意思、淩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亂的解釋

雜亂;紛亂。 南朝 梁 何遜 《和劉谘議守風》:“彌旬苦淩亂,揆景候阡陌。” 唐 唐彥謙 《秋晚高樓》詩:“晚蝶飄零驚宿雨,暮鴉淩亂報秋寒。” 宋 梅堯臣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春暉亭》:“春風實無幾,淩亂枝上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淩亂(又寫作“淩亂”)是現代漢語中表示雜亂無序狀态的形容詞,其核心含義為“不整齊、無條理”。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依據:


一、基礎釋義

  1. 物體散亂無序

    指物品擺放雜亂,缺乏條理。

    例:房間裡書本、衣物淩亂地堆放着。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30頁。

  2. 思緒或狀态混亂

    形容思維、情緒或局面失去秩序。

    例:他心緒淩亂,難以集中注意力。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5卷第1123頁。


二、詞源與演變


三、文學經典用例

  1. 唐代李賀《緻酒行》:

    “零落栖遲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将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顔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注:詩中“零落”與“淩亂”意境相通,均表潦倒紛亂之态。

    來源:《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三。

  2. 現代文學:

    魯迅《彷徨·孤獨者》:“隻見幾件破舊而黯淡的家具,都顯得極其淩亂。”

    來源: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2卷第88頁。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示例場景
淩亂 強調視覺上的交錯散亂 頭發淩亂、文件淩亂
雜亂 側重種類混雜無分類 聲音雜亂、内容雜亂
散亂 指向分散狀态 頭發散亂、隊伍散亂

五、使用規範

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淩”為“淩”的異體字,正式文本推薦使用“淩亂”。但在文學作品中,“淩亂”仍可保留以體現古雅語感。

來源: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附件1,2013年。


引用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王力. 《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4. 彭定求 等. 《全唐詩》. 中華書局, 1960.
  5. 魯迅. 《魯迅全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6. 教育部. 《通用規範漢字表》. 語文出版社,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淩亂”是“淩亂”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均表示雜亂無章、缺乏秩序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古籍、詞典和例句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事物或場景雜亂無章、無序的狀态。例如形容房間物品散亂、頭發未梳理,或思緒紛雜等情景。近現代多寫作“淩亂”,如提到“淩亂不堪”形容極度混亂。

2. 出處與古籍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學作品: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實際應用示例

附:現代用法說明
“淩”為“淩”的異體字,現代漢語規範寫作“淩亂”。“淩亂”更多出現在古籍或書法作品中,日常使用建議采用“淩亂”。

别人正在浏覽...

阿鼻鬼愛女拜閤白玉腴薄瘠别無出路波斯眼不暨殘逼蝩蟲俦拟抽象藝術樗材丹砂訣的彀簦笠凋疏頂拜敦促風火墻傅彩伏轅格限鼓髯橫斜鴻章進領計司勞勳愣住良謀六屬铠隸圉鹵脈瞞天席地妙華秒針默數末職淖溺内廚鷗夢彭蠡蘋果緑峭讦秦氏粉親衆儒林三衙家詩腸碩碩絲光條播聽覺绨袍吐紅沃言武昌剩竹縣鷄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