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棱的意思、冰棱的詳細解釋
冰棱的解釋
(1).見“ 冰棱 ”。
(2).冰淩。 清 杜岕 《霜月》詩:“月許淡如此,冰稜誰作光?藤蘿無限影,燈火暗中藏。”
亦作“ 冰楞 ”。亦作“ 冰稜 ”。比喻鋒芒畢露或剛強正直。《太平禦覽》卷四六五引 晉 袁山松 《後漢書》:“因為七言謡曰:‘不畏強禦 陳仲舉 ,九卿直言有 陳蕃 ……天下英秀 王叔茂 ,天下冰楞 王秀陵 。’”《北齊書·盧詢祖傳》:“謗毀日至,素論皆薄其為人。 長廣 太守 邢子廣 目二 盧 雲:‘ 詢祖 有規檢 禰衡 , 思道 無冰稜 文舉 。’後頗折節。” 明 夏完淳 《五子詩·陸鲲庭》:“舍人餐霞姿,冰棱簡遐質。”
詞語分解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 棱的解釋 棱 é 物體上的條狀突起,或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相連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體的一種)。三棱鏡。模棱兩可。 神靈之威,威勢:威棱。 棱 ē 〔不棱登〕口語贅詞,用于某些形容詞後,含厭惡意,如“
網絡擴展解釋
“冰棱”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
字面解釋
指冰的棱角或冰淩,即水在低溫下凝結形成的尖銳冰體。在方言中也被稱為“冰挂”“冰柱”“冰溜子”,常見于屋檐、樹枝等處的懸挂冰錐。
-
比喻義
形容人鋒芒畢露或剛強正直的性格特征。例如《太平禦覽》引晉代文獻,用“天下冰楞”形容人物品性剛直。
二、自然現象與危害
冰棱是雪後氣溫變化的産物:積雪融化後,水流在低溫下凍結成冰柱,錐尖朝下懸挂。其危險性在于:
- 墜落風險:受風力、震動或溫度變化影響易墜落,可能造成車輛損壞或人員受傷。
- 威力計算:傷害程度與冰棱質量和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公式為:
$$
E = frac{1}{2}mv quad (v = sqrt{2gh})
$$
三、文學與語言使用
-
古籍引用
如《北齊書》以“無冰稜文舉”評價人物性格的圓融,明代夏完淳詩中用“冰棱”形容高潔品質。
-
現代示例
常見于描述寒冷場景,如“冰棱子刮臉般刺痛”。
四、易混淆概念辨析
- 冰棱 vs 冰淩
冰淩多指自然形成的尖銳積冰(如河冰、海冰),而冰棱更側重比喻性格特征。但實際使用中二者常混用,需結合語境判斷。
提示:雪後需警惕屋檐冰棱墜落,避免靠近危險區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棱(bīng léng)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第一個字是“冰”(bīng),拆分部首是“冫”,共5個筆畫。它的意思是指冰的形狀或冰的邊緣。第二個字是“棱”(léng),拆分部首是“木”,共9個筆畫。它的意思是指物體的棱角或邊緣。
《冰棱》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起初的寫法可能是“冫棱”而不是現在的“冰棱”。冰在古漢字中的寫法常常用“冫”表示,而“棱”則是指棱角。這個詞在形成的過程中可能是由兩個部分分别表示冰和棱角的意思,後來逐漸合并成為一個詞語。冰棱在現代漢字中的寫法是“冰棱”,也有一種繁體寫法是“冰稜”。
下面是一個使用冰棱的例句:雪山上的冰棱閃耀着美麗的光芒。
有些與冰棱相關的詞語包括冰錐、冰壁和冰柱,它們都指的是冰的形狀或冰的特點。
舉個反義詞的例子,與冰棱相對的詞語是“圓滑”,它表示物體沒有棱角,平滑而圓潤。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