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條例簡明質直。《晉書·杜預傳》:“故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例直易見,禁簡難犯。”
“例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需結合文獻和權威來源綜合理解:
基本解釋
該詞的核心含義為條例簡明質直,指法規或條文簡潔明确、質樸直接,便于理解和執行。這一解釋得到《晉書·杜預傳》的文獻支持:“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意為條文簡明、案例直接,禁令清晰而不繁複)。
出處與用法
源自古代法律或制度文本,強調簡明性與直接性。例如在制定規則時,“例直”要求避免繁複,注重實質内容表達,使規範易于應用。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言辭直率,不拐彎抹角”,可能是在語義演變中産生的引申用法,但需注意此解釋缺乏古籍依據。
構詞分析
建議:若用于學術或古文研究,建議優先采用“條例簡明質直”的本義;日常語境中若表示言語直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合理。
《例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按照事先的例子或規範去遵守或行事直接。它是由《例》和《直》兩個字組成。
《例直》的部首是“⺉”,拼音為“li”,它是一個整體部首,不可以再拆分。
《例直》的筆畫數分别為“8”和“4”,總共有12畫。
《例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古代的漢字寫法逐漸變化,部分漢字在繁體字中保留了更為接近古代形态的寫法。在繁體中,可以用「例直」來表示《例直》這個詞。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例直》漢字寫法可能會以更加繁複的形式出現,但其意義和字形基本保持不變。
1. 我們應該按照規定的例直進行操作。
2. 這位領導一向言行大方,很直接,符合我們心目中的例直人物形象。
一些以《例直》為組詞部分的詞語有:
1. 例子
2. 直接
3. 直率
4. 對象
與《例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遵循
2. 遵守
3. 符合
4. 正直
與《例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違反
2. 不遵守
3. 不符合
4. 曲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