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闱的意思、禮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闱的解釋

(1). 漢 代尚書省在 建禮門 内,又近禁闱,故稱之為禮闱。《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 李善 注引《十洲記》:“ 崇禮闈 ,即尚書上省門; 崇禮 東 建禮門 ,即尚書下舍門,然尚書省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 張銑 注:“禮闈,尚書省也。”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朝含香兮禮闈,夕青瑣兮黃扉。”

(2).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為禮部主辦,故稱禮闱。 唐 杜甫 《哭長孫侍郎》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唐 劉禹錫 《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續和》:“禮闈新榜動 長安 ,九陌人人走馬看。”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禮闱》:“ 開元 七年考功員外郎 李昂 為舉人詆呵,帝以員外郎望輕,乃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見《新唐書·選舉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禮闱”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指漢代尚書省的代稱

2.指古代科舉考試的會試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或《文選》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禮闱

《禮闱》是一個成語,意為官場中的禮儀規範與行為準則。由于是一個成語,無法拆分為部首和筆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官場,闱指的是官場中的門禁,而禮指的是官場中的禮儀規範。官場是封建社會中官吏集中的地方,因此禮闱意味着官場中的禮儀規範和門禁制度。

《禮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依然是「禮闈」。

根據古代字書記載,古時候「闱」的寫法為「閡」,是由「門」和「舛」組成的。而「禮」則是由「示」和「礻」構成的。古代寫法形象地描繪了官場中的門禁關和官員們遵守禮制的場景。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官場上,遵守禮闱是每個官員的責任。

組詞:禮儀、闱官、官場。

近義詞:禮制、儀表。

反義詞:紛紛擾擾、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