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 for a stroll and rest] 散步或休息
策扶老以流憩。——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步遊或稍事休息。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宋書·隱逸傳·陶潛》引此文作“流愒”。 清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 明 穆光胤 題亭上詩:‘捫蘿穿絶境,流憩此峰巔。’”
“流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其含義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流憩”指隨意散步或短暫休息,強調一種悠然自得的狀态。例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策扶老以流憩”,描繪了拄杖漫步、偶爾停歇的閑適場景。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後《宋書·隱逸傳》等文獻亦有引用。例如: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拄着拐杖隨意漫步休息,時而擡頭遠望)。
“流憩”多用于古典詩文,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對田園生活或隱逸情懷的描述,體現閑適、自由的意境。其近義詞包括“漫步”“遊憩”等,但更強調動作的隨意性與節奏感。
若需進一步探讨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語境,可參考《歸去來兮辭》全文或相關古典文學解析。
《流憩》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暫停、休息的意思。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流」和「憩」。
「流」的部首是「氵」,表示與水相關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十一;「憩」的部首是「心」,表示與心靈相關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九。
《流憩》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人,它通常用來描述在旅途中臨時休息的場景。
「流憩」的繁體字為「流憩」。
在古時候,「流憩」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它将「流憩」寫作「流」的上面加上「尨」,表示在水邊休息的意思。
1. 忙碌了一天,終于找到一個靜谧的地方流憩片刻。
2. 在綠草地上流憩的鳥兒們喚醒了我的意識。
1. 休憩:意義與「流憩」相近,表示休息、暫停。
2. 休閑:表示放松、娛樂。
3. 安歇:表示暫時停留、休息。
1. 歇息:意義與「流憩」相近,表示停止活動休息片刻。
2. 憩息:意義與「流憩」相近,表示休息放松。
勞作:與「流憩」相對,表示辛勤工作、不休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