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風快疾而寒冷。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大成若缺》:“地裂而氷凝,清風飂冽,霜雪嚴凝。”
飂冽是一個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與結構
拼音為liù liè,由左下包圍結構的“飂”與左右結構的“冽”組成,兩字均與“風”“寒冷”相關。
基本釋義
形容風勢迅疾且寒冷刺骨的狀态,常用于描寫自然環境的嚴酷。例如古籍中“清風飂冽,霜雪嚴凝”一句,生動刻畫出寒風凜冽、冰霜凝結的場景。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嚴遵的《道德指歸論·大成若缺》,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注意:由于“飂冽”生僻性較高,實際應用時建議優先選擇“凜冽”“刺骨”等更通用的詞彙表達類似含義。
《飂冽》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liú liè”。它的意思是形容寒風呼嘯、凜冽刺骨,非常寒冷且猛烈的樣子。這個詞在描述寒冷天氣、刺骨寒風以及寒冷的大自然氛圍時經常使用。
《飂冽》由兩個部首組成:風(飛)和冫。風是第十五個部首,表示與風有關的事物;冫是冰的意思。
整個字有16個筆畫組成,其中風部有9個筆畫,冫部有7個筆畫。
《飂冽》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漢字,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它在繁體字中用飄雠表示,發音也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飂字的上部是“風”字,下部是“人”字。意味着人在刺骨寒風中搖曳不定,形容寒風吹人感到非常寒冷。
1. 這個冬天的寒風真是飂冽,讓人感到冰涼刺骨。
2. 外面的風飄雪飄,簡直就是一個飂冽的北國冬天。
- 飂風:刺骨寒風,呼嘯猛烈的寒風。
- 寒冽:非常寒冷。也表示氣候嚴寒,天氣冷冽。
- 凜冽:形容寒風或氣溫非常冷,使人感到凜冽刺骨。
- 寒飕:寒冷的風吹過聲,形容風聲刺耳寒冷。
- 溫暖:和飂冽相反,表示溫暖宜人的氣氛或天氣。
- 和煦:形容柔和而溫暖的風或氣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