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黎俗的意思、黎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黎俗的解釋

黎 人習俗。 宋 趙汝適 《諸蕃志·海南》:“或謂土人耳長至肩,故有儋耳之號。今 昌化 即無大耳兒。蓋 黎 俗慕佛,以大鐶墜耳,俾下垂至肩故也。”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外國·海外黎蠻》:“大抵 黎 俗多猜,客來不遽見之,而於隙閒察客儼然不動,然後遣奴出布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黎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指向,以下是綜合古籍和現代詞典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黎族(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尤其在宋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海南黎族特有的生活風俗。例如:

    • 耳飾習俗:黎族人以大耳環垂肩,如《諸蕃志》記載“以大鐶墜耳,俾下垂至肩”,這被認為是“儋耳”别稱的由來。
    • 待客禮儀:客人來訪時,黎族人會暗中觀察對方舉止是否莊重,确認後才正式接待(《嶺外代答》提及“于隙間察客俨然不動,然後遣奴出布席”)。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由“黎”(指黎族)和“俗”(習俗)組成,原為民族專指,後偶見引申為泛指民間風俗,但此用法較罕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3. 現代釋義
    在《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工具書中,仍以“黎族傳統習俗”為核心釋義,強調其曆史文化屬性。

提示:若需查閱具體古籍原文,可參考宋代趙汝適《諸蕃志·海南》、周去非《嶺外代答》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黎俗

黎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黑暗的習俗”或“原始的習俗”。下面詳細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黎(部首:黑,筆畫:13)俗(部首:人,筆畫:9)

來源:

黎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中的黎族。黎族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其生活和習俗一直被認為是原始和黑暗的。

繁體:

黎俗的繁體寫法為「黎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黎的字形有所變化。它的古字形為「麗」,意思是美麗。而俗的字形則保持不變。

例句:

1. 這個地區的黎俗陋習需要改變。

2. 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黎俗大相徑庭。

組詞:

在黎俗中,「黎」和「俗」都可以與其他字組成新的詞語。例如:黎明、黎忠、俗話、俗稱等。

近義詞:

與黎俗近義的詞語有:黑暗的習俗、原始的習俗、民族習俗等。

反義詞:

與黎俗反義的詞語有:文明的習俗、現代的習俗、進步的習俗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