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sh countenance] 嚴厲的臉色
正言厲色
怒容;嚴厲的臉色。《漢書·王莽傳上》:“盱衡厲色,振揚武怒。”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省事》:“厲色揚聲,東怨西怒。” 宋 葉適 《財計上》:“﹝君子﹞徒從其後頻蹙而議之,厲色而争之耳。” 清 恽敬 《與姚秋農》:“ 敬 行年五十有五,止一嗣子,才雖中人,頗能孝謹,非但不加責備,且未嘗厲色疾言。”
“厲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嚴厲的臉色或嚴肅的表情,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表達嚴厲态度時的神情。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厲色”指人收斂笑容、神情嚴肅,甚至帶有怒容的狀态,常見于批評、訓斥或強調立場的場景。例如:“他正顔厲色地指出錯誤”,表明說話時态度堅決且不苟言笑。
語源與出處
根據漢典等工具書,“厲色”不僅指表情,還隱含通過神态傳遞威懾力的意圖,常見于強調權威或不容置疑的情境。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成語,提供的來源。
厲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厲的拆分部首是刂,筆畫是4畫;色的拆分部首是色,筆畫是6畫。
厲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漢字中,厲色的寫法是厲色,字形中的廠字部分由刂和勺組成,象征着嚴厲的形象。而色字的寫法則與現代漢字相同。
在古代,厲字的寫法中刂部通常寫成燕尾形狀,也有一小部分寫成刀刃形狀。色字的寫法則與現代漢字一緻。
1. 他的厲色讓所有人都感到害怕。
2. 老師嚴肅的厲色讓學生們保持安靜。
厲聲、厲聲斥責、厲行、厲行法紀
嚴厲、嚴肅、嚴峻
溫和、寬容、和藹
文章已按要求使用了h标籤和p标籤進行排版,給出了有關《厲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信息。【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