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羣的意思、離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羣的解釋

1.離開衆人。《易·乾》:“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羣也。” 孔穎達 疏:“ 何氏 雲:所以進退無恒者,時使之然,非苟欲離羣也。” 唐 皇甫曾 《送元侍禦充使湖南》詩:“離羣復多病,歲晚憶 滄州 。” 清 錢謙益 《潞河别劉鹹仲吏部》詩:“衰鬢數莖還去國,秋風一葉又離羣。”

2.超群。 宋 蘇轼 《表忠觀碑》:“篤生異人,絶類離羣。奮挺大呼,從者如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羣”(lí qún)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離開群體
    指脫離集體或衆人,處于孤立狀态。最早見于《周易·乾卦》:“進退無恒,非離羣也”,意為不因脫離群體而改變進退的規律。孔穎達注疏補充,這是順應時勢而非刻意疏離。

  2. 超群出衆
    宋代蘇轼在《表忠觀碑》中寫道:“絕類離羣,奮挺大呼”,此處“離羣”形容人物才能卓越、與衆不同,帶有褒義色彩。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詞彙


四、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籍中常見,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作品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語境區分其貶義(孤立)或褒義(出衆)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羣

離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離”和“羣”。其中,“離”是指離開、分開的意思;“羣”指一群、一衆。因此,“離羣”的意思是離開群體,與大家分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康熙字典》中,離字屬于右偏旁,由 “禾”(hé)和 “離”(lí)兩個部分組成,并且有12個筆畫。

來源

離羣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人》一章中,其中寫道:“無異於離群耳。”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與群體隔離、脫離或分開的狀态。

繁體

離羣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 “離群”,字形保留了原始的意義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漢字的寫法中,離字的第二個部分是“離”,拆解成左右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表示離開,下面的部分表示人。兩個部分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字的意思。

例句

1. 他離羣而行,獨自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

2. 這隻孤狼因為自己的行為與衆不同而被稱為離羣之獸。

組詞

離心、離開、離去、離散、離别

近義詞

離去、分離、脫離、隔離

反義詞

團結、合群、聚集、親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