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vel; whestone] 碎小石塊
(1).小石塊;砂石。《逸周書·文傳》:“礫石不可穀,樹之葛木,以為絺綌,以為材用。” 漢 賈誼 《惜誓》:“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南朝 梁 劉孝标 《辨命論》:“火炎 崑 嶽,礫石與琬琰俱焚。” 唐 元稹 《後湖》詩:“壯者負礫石,老亦捽茅蒭。” 陳世旭 《小鎮上的将軍》:“他拄着一根閃閃發亮的茶木拐棍,一瘸一跛地邁着節奏均勻的步子……在滿是礫石的河床中長久地徘徊。”
(2).特指經水流沖擊磨去棱角的岩石碎塊。
礫石是自然形成的岩石碎塊,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應用:
礫石指由風化岩石經水流長期搬運、磨蝕形成的天然粒料,粒徑範圍通常為2-60毫米,表面無尖銳棱角。地質學中,粒徑大于2毫米的碎屑沉積物均屬礫石範疇,而表面光滑的圓狀顆粒稱為卵石。
按粒徑分為三類:
(注:如需了解礫石與卵石、石子的具體區别,可參考的詳細對比。)
礫石,是一個漢字詞。它拆分出的部首是石,并且總共有7個筆畫。在現代漢字中,礫石常用的繁體字是礫石。
礫石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它實際上是描述一種石頭的特征。礫石是指小巧的、顆粒狀的石塊,常見于河床、沙灘等地方。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礫石的寫法略有不同。礫的古字形是禮,石的古字形是石。這種寫法融合了禮和石兩個字,也可看出古人對石頭的重要意義和尊崇之情。
1. 昨天我在河邊撿了很多漂亮的礫石。
2. 那個建築工人被礫石擊中,受了重傷。
礫石是一個獨立的詞彙,不常見于組詞中。
石子、石塊、鵝卵石
大石、巨石、岩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