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消滅。《西京雜記》卷五:“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雪不封條,淩殄毒害而已。”淩,一本作“ 淩 ”。
“淩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含義
根據《西京雜記》等古籍記載,“淩殄”意為“消滅”或“徹底清除”。例如:“雪不封條,淩殄毒害而已”中的“淩殄”即指消除自然災害或危害(來源:)。
2. 用字與版本差異
需注意,“淩”與“淩”在古漢語中可能存在通假或混用現象。如《西京雜記》中“淩殄”的“淩”亦有版本寫作“淩”,但兩者含義相近,均指向“消滅”這一動作。
3. 現代使用與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生僻或罕見詞彙,多見于古籍或特定學術研究場景。由于當前搜索結果的權威性較低(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建議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或查閱更可靠的古籍注釋以驗證詞義。
若您需要更嚴謹的學術釋義,可提供具體語境或查閱專業文獻。
淩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完全消滅、徹底毀滅”。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即“淩”和“殄”,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意思。
淩的部首是水(氵),有11個筆畫;而殄的部首是殳,有10個筆畫。
淩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淩原本是一個表示高高飛起、嶄露頭角的字,而殄表示摧毀、毀滅。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字的意思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含義。
淩殄的繁體字是淩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淩的古字形是一個表示高高飛起的鳥,而殄的古字形則是一個手持武器的人。
1. 這次戰争将會徹底淩殄敵人的抵抗力。
2. 他們的秘密計劃遭到了淩殄。
1. 殄滅:徹底摧毀、消滅。
2. 淩混:指挾制、欺侮别人。
3. 淩厲:形容兇猛、狠毒的樣子。
1. 消滅
2. 毀滅
3. 全殲
保存
保留
遺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