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遽的意思、淩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遽的解釋

快速。《文選·顔延之<應诏觀北湖田收>詩》:“觀風久有作,陳詩愧未妍。疲弱謝淩遽,取累非纆牽。”淩,一本作“ 淩 ”。 李善 注:“言己才疲弱而謝急遽。” 劉良 注:“淩遽,捷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淩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戰栗恐懼

源自《漢書·揚雄傳》對猛獸搏鬥場景的描寫:“虎豹之淩遽”,顔師古注釋“淩”為戰栗,“遽”為惶恐,合指因恐懼而顫抖的狀态。該用法多用于形容人面對危險時的強烈心理反應。

2.迅速、急促

《文選·顔延之詩》中“疲弱謝淩遽”一句,李善注為“捷速貌”,指動作迅捷或事态緊急。清代冒襄《影梅庵憶語》中“淩遽不獲訂再晤”也體現了時間緊迫的含義。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古文例句理解該詞的雙重含義。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書》《文選》原文及曆代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淩遽

淩遽(líng jù)作為一個詞彙,是指突然、急劇、快速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水,右邊的部首是辶(走),總共有14個筆畫。

淩遽這個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中的一句話:“故天維盈而地道,淩而不遂。”這裡的淩遽是表示以快速、突然的方式行動。在古漢字的寫法中,淩遽的繁體字是淩遽,以簡化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意思。

在古時候,淩遽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淩遽被寫作欝。這個寫法在現代被稱為異體字,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淩遽的例句:

淩遽的組詞有:淩厲、淩迫、淩駕等。

與淩遽意思相近的詞有:迅速、突然。

與淩遽意思相反的詞有:緩慢、漸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