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嶺表的意思、嶺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嶺表的解釋

嶺外。《晉書·滕脩傳》:“ 廣州 部曲督 郭馬 等為亂, 皓 以 脩 宿有威惠,為 嶺 表所伏,以為使持節都督 廣州 軍事、鎮南将軍、 廣州 牧以讨之。” 南朝 宋 陸徽 《薦朱萬嗣表》:“搏 嶺 表之清風,負宇冰之潔望。” 清 趙翼 《嶽忠武墓》詩:“全家簿録赴 嶺 表,僅有獄卒潛瘞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嶺表”是一個曆史地理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嶺表”即“嶺外”,指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以南地區,對應今天的廣東、廣西及海南等地。例如《晉書》記載“為嶺表所服”,表明該詞在魏晉時期已用于指代嶺南地區。

二、曆史演變

  1. 唐代範圍:涵蓋今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
  2. 清代用例:趙翼《嶽忠武墓》詩中的“赴嶺表”,仍指嶺南地區。

三、詞源特征

該詞由“嶺”(山嶺)與“表”(外部)構成,字面意為“五嶺之外”。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的“比喻事物界限”屬于引申義,但古籍中未見此類用法,可能為現代新解。

四、相關概念

與“嶺南”“嶺外”為同義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如陸徽《薦朱萬嗣表》用“嶺表之清風”形容嶺南風貌。

建議優先參考《晉書》《漢典》等權威古籍和工具書,獲取更準确的曆史地理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嶺表》的意思

嶺表(lǐng biǎo)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山嶺或山脈。它通常用來形容山體起伏的地形。

拆分部首和筆畫

《嶺表》的拆分部首是山(shān)和巴(bā),它們分别位于左右兩邊。這個字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嶺表》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廬山記》一書中,有記載山嶺的“墨經積翠,登巅備論,嶺表彰徇者,諸峰而已。”。在繁體字中,嶺的部分被寫為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說文解字》中記載了嶺的古字寫法為山彡。在金文和篆書中,嶺的字形更加簡化,呈現出兩個山形。現代漢字則采用了更加标準的寫法。

例句

1. 遙望窗外,連綿的嶺表美不勝收。

2. 驅車穿越嶺表,我沉醉在自然風光之中。

組詞

1. 山嶺(shān lǐng):指連綿的山脈。

2. 丘嶺(qiū lǐng):指小的山丘或山脈。

3. 嶺南(lǐng nán):指中國南方的地區。

近義詞

山脈、山系、山地

反義詞

平原、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