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騎兵搜索。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崔說神道碑》:“用是連營 函谷 ,獵騎 黎陽 ,威振兩 河 ,名陵三 晉 。”
(2).騎馬行獵者。 唐 李白 《觀獵》詩:“江沙橫獵騎,山火繞行圍。” 五代 譚用之 《塞上》詩之二:“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
“獵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戰争中用于追蹤、圍剿敵人的騎兵部隊。該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北周庾信在《周大将軍崔說神道碑》中描述“獵騎黎陽”,即通過騎兵搜索控制戰略要地。
指騎馬參與狩獵活動的人,多用于文學作品中。例如: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詩詞用例或曆史典故,可參考、6、7的文獻引證。
《獵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着豐富的意義。其中,“獵”指的是狩獵、打獵的意思;而“騎”則是騎馬、乘騎的意思。因此,《獵騎》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指代狩獵時騎馬的行為或者特指專門從事打獵的騎士。
《獵騎》這個詞語的首字部首是“犬”,表示與犬有關的事物;第二個字的部首是“馬”,表示與馬有關的事物。首字的筆畫數為4畫,第二個字的筆畫數為7畫。
《獵騎》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獵人文化和騎士文化。獵人們經常騎馬進行狩獵活動,所以形成了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獵騎》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代寫作中,漢字的形态和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寫作漢字《獵騎》的格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詞義是相同的。這是因為漢字寫法經過了多次演變,與現代有一些差别。
1. 他騎着馬在森林中獵騎,整個人透露着一股古風的英勇氣息。
2. 精通獵騎技巧的騎士,在山間展現出優雅的馭馬姿态。
3. 這部小說以其精彩的獵騎場景為讀者帶來了真實感受。
組詞:獵人、騎兵、騎手、馴騎、騎馬、獵犬。
近義詞:打獵、禦馬、騎術、騎行、馳騁。
反義詞:步行、徒步、離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