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偶。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義山 浪子,薄有才藻,遂工儷對, 宋 人慕之,號為‘西崑’。”
“俪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基本含義
指對偶的修辭手法,即用結構對稱、字數相等的語句表達相關或對立的内容,常見于詩詞、骈文等文體。
詳細解釋
“俪”本義為成雙、對仗,“對”指對應、匹配。合稱“俪對”即強調語言形式的工整對稱。例如明代王世貞評價李商隱“工儷對”,即指其詩文善用對偶技巧。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批評領域,如分析古典詩詞、骈文的修辭手法。例如:“西崑體詩歌以俪對工整著稱。”
基本含義
形容夫妻和諧相處,互相配合默契。此用法中,“俪”特指配偶,“對”強調雙方的協調性。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成語中,如“伉俪情深”即與此引申義相關。
《俪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夫妻和睦相處,親密無間,關系融洽。它形容夫妻之間相互扶持,彼此關懷,在感情上互相呼應,相互理解。
《俪對》這個詞的左側部首是“亻”(人),右側部首是“言”(讠)。總共有10畫。
《俪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之飲食也必休戚與共,偶寝毋則其俪,由之。”其中“其俪”表示夫妻之間的和樂相處。繁體字形為「儷對」。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是比較繁複的。《俪對》的古代寫法是「儷對」,字形相對現代簡化了一些,但并不容易書寫。現代漢字簡化之後,寫作“俪對”,更符合現代書寫的需求。
1. 他們夫妻倆俪對如一,相互支持,共同度過了許多困難時刻。
2. 他們的俪對之情讓人感動,如此和諧的夫妻關系是值得珍惜的。
組詞:夫俪、良俪、和俪、儷偶。
近義詞:夫妻和睦、相依為命。
反義詞:不和,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