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寥索的意思、寥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寥索的解釋

猶蕭索。不熱鬧;冷落。 宋 辛棄疾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詞:“夜深休更喚笙歌,簷頭雨聲惡。不是 小山 詞就,這一場寥索。” 金 李之翰 《中京遇因長老》詩:“分手山堂更寥索,冷雲衰草伴征鞍。”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二》:“先輩便於七言者,以聲長字縱,可以牽合成章也。今京師縉紳每謂七言律書軸庶不寥索,遂失作者之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寥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環境或場景的冷清、蕭索之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寥索”意為“不熱鬧、冷落”,常用來描述自然景象或人文氛圍的寂寥。例如秋夜雨後的空寂庭院,或離别後的凄涼場景()。

  2. 詞源與文學引用

    • 辛棄疾在《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中寫道:“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借雨夜笙歌停歇後的場景,烘托出孤寂感()。
    • 李之翰《中京遇因長老》中“分手山堂更寥索,冷雲衰草伴征鞍”,則以冷雲、枯草強化離别的蕭索()。
  3.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可用于文學創作或特定語境中,如描寫荒涼的自然景觀、人煙稀少的場所,或引申為内心孤寂的狀态。

  4. 近義詞對比

    • 蕭索:更側重衰敗感(如秋風蕭索)。
    • 冷落:更強調人際層面的疏離。
      “寥索”則兼具環境與心境的雙重寂寥感。

“寥索”通過詩詞中的經典用例承載了中文特有的意境表達,適合在需要渲染清冷氛圍的語境中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寥索》的意思

《寥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孤寂凄涼、清淡無趣,形容境況單調、無人關注,缺少興趣和風趣。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寥索》的部首是寸(suān),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這個詞一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寥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有“道孑然而不盈,光寂然而不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墨子·齊物論》);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形容境況凄涼無聊的含義。

繁體

《寥索》的繁體字為「寥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寥索》時的字形與現代有些不同,其中的「索」字在古代用「羽」字旁作為部首,寫作「翺」。而整個字的形狀更加典雅華麗。

例句

他感到自己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十分寥索,沒有親友,也沒有喜歡的事情做。

組詞

寥寥寥(形容極少)、寥寥無幾(形容很少)、索然無味(形容乏味)

近義詞

凄涼、孤寂、清淡

反義詞

熱鬧、繁忙、有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