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所設接待賓客的官署。《舊唐書·憲宗紀下》:“﹝ 元和 九年﹞置禮賓院於 長興裡 之北。”
禮賓院是中國古代負責外交接待事務的官署,其職能和歸屬在不同朝代有所變化:
唐代禮賓院
設立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主要職責是接待外來賓客,具體辦公地點位于長安長興裡北側。這一機構的設置體現了唐代對外交往的規範化管理。
宋代禮賓院
隸屬鴻胪寺,職能擴展至處理少數民族政權(如回鹘、吐蕃、黨項、女真)的朝貢接待、貿易翻譯等事務。南宋時期,隨着鴻胪寺的裁撤,其職能并入禮部。
補充說明
禮賓院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我們來拆分一下:
1. 部首拆分:礻、宀、阝
2. 筆畫拆分:礻(4畫)、宀(3畫)、阝(2畫)
禮賓院這個詞的來源,是指一個負責接待外賓和執行禮儀任務的機構或部門。它主要負責接待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外賓,提供必要的接待、安排活動、保障安全等工作。
在繁體字中,禮賓院的寫法是禮賓院。相比簡體字,繁體字的書寫更加繁瑣,但在一些語境中使用繁體字可能會更具有正式和莊重的意味。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例如,禮賓院在古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是禮賓院,字形有一些差異。然而,它的含義仍然相同,表示負責接待外賓的機構。
以下是一些關于禮賓院的例句:
1. 他是禮賓院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迎接外國領導人。
2. 禮賓院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禮儀和語言能力。
3. 禮賓院的任務是積極組織和安排外賓的活動和行程。
與禮賓院相關的詞語有:
1. 接待處- 指負責接待和服務客人的地方或辦公室。
2. 賓客- 指受主人招待的客人。
3. 國宴- 指國家為外賓舉辦的盛大宴會。
與禮賓院相反的詞語有:
1. 粗魯- 指行為态度粗糙,不懂禮貌的。
2. 不接待- 指不對某人提供接待和服務。
3. 隨意- 指行動沒有條理和規矩,沒有禮儀。
所以,禮賓院是一個負責接待外賓和執行禮儀任務的機構,拆分為礻、宀、阝三個部首,共9畫。它的繁體字寫法是禮賓院,而在古時候的漢字中可能有一些差異。上述例句和相關詞語可以更好地理解禮賓院的含義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