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力本的意思、力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力本的解釋

謂緻力于農業生産。古代以農為本,故稱。《漢書·董仲舒傳》:“朕夙寤晨興,惟前帝王之憲,永思所以奉至尊,章洪業,皆在力本任賢。” 顔師古 注:“力本,謂勤力行於本業也;本,謂農也。” 明 宋濂 《金華張氏先祀記》:“府君既占名數於縣,日以力本為務,未幾家寖穰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力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農業社會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力本”指緻力于農業生産。古代以農業為經濟基礎,故将農業視為“本業”,強調勤勉務農的重要性。例如《漢書·董仲舒傳》記載:“皆在力本任賢”,顔師古注:“力本,謂勤力行于本業也;本,謂農也。”(《漢書》引文見)。


2.曆史背景與文獻例證


3.現代延伸含義

在當代語境中,“力本”偶爾用于人名或特定表述,其寓意擴展為:


4.相關組詞與用法


“力本”原指古代重視農業的行為,後衍生出勤勉務實的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書》或姓名學相關文獻(綜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力本的意思

《力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力量的源頭或根本。它蘊含着力量的起源和本質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力本》的部首是力(力量),它由五個筆畫組成。

來源

《力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人們通過觀察和描繪自然現象來創造和形成漢字。《力本》作為表示力量起源的詞語,在古代被稱為“力源”或“力之本源”。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語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力本》。

繁體

《力本》的繁體字為「力本」,字形較為複雜,通過字形的改變表達了古代人們對力量的推崇和尊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很大不同。以《力本》為例,古代的寫法可能是「⺁本」或「⺁源」,字形更加象形化,直觀地表達了力量源頭的形象。

例句

1. 努力學習是取得成功的力本

2. 友情是維系彼此關系的力本

3. 善良和正直是她性格中的力本

組詞

1. 力量

2. 力行

3. 力求

4. 力竭

5. 本質

近義詞

1. 根本

2. 本源

3. 本質

4. 原始

5. 源頭

反義詞

1. 虛弱

2. 無力

3. 衰退

4. 無能

5. 虛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