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管理胥吏。 唐 周賀 《贈李主簿》詩:“對酒妨料吏,為官亦典衣。”
“料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
“料吏”指管理胥吏的職位或職責,其中“料”為管理、處理之意,“吏”指官府中的基層辦事人員(胥吏)。該詞多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周賀詩句“對酒妨料吏,為官亦典衣”,體現了這一職位可能涉及文書管理與日常事務監督。
字詞分解
背景延伸
胥吏在地方官府中承擔文書、檔案等工作,而“料吏”可能是其上級管理者,職責包括監督胥吏的日常事務。從詩句中“為官亦典衣”可推測,該職位可能俸祿微薄,需典當衣物維持生計,反映了古代基層官吏的生活狀态。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周賀的《贈李主簿》,現代權威詞典(如漢典)亦收錄此詞,歸類為曆史性官職相關用語。
“料吏”是古代對管理胥吏者的特定稱謂,屬于曆史行政體系中的基層職位。
料吏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犬首)和⺮(竹木)。
料吏的拆分筆畫為7畫,同時也是一個多音字,有兩個讀音,分别是“lìao”和“li”。其中,“lìao”讀音通用于現代漢語中,而“li”讀音則常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文中。
料吏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是一個意思合成的詞語,意為“預先思考或估計判斷”,也有一種說法是它原本是篆書字,意為“審查、審計或考察文書之人”。
料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料吏。
在古代時期,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料吏在古時候的寫法是以篆書字為基礎,這種形式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更加簡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料吏的例句:
(1) 他是財務部門的料吏,負責審核公司的賬目。
(2) 仔細料吏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
與料吏相關的組詞包括:料事、杜料、審料等。
與料吏的近義詞有:審查員、審核員、預測等。
與料吏的反義詞有:隨意、不審、不料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