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連鄣 ”。1.連綿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連鄣疊巘崿,青翠杳深沉。”
(2).指峰巒相接。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頌·金荊》:“ 江 南之山,連障連天。”
“連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文學應用
該詞常見于古典詩文,如南朝江淹《草木頌·金荊》中“江南之山,連障連天”,通過“連障”強化了山脈的延綿不絕感。唐代吳融詩句“一隅連障影,千仞落泉聲”則結合了山影與瀑布聲,展現自然壯闊。
擴展說明
“障”本義為阻隔,引申為屏障狀的山峰,“連障”通過疊字強調連續性,多用于寫景或比喻地勢險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4)。
連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連”和“障”。
“連”字的部首是“辶”,表示走路或行進的意思。該字由7個筆畫組成。
“障”字的部首是“阝”,表示隔離或阻擋的意思。該字由14個筆畫組成。
“連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詩詞。在古時候,連障指的是一系列相連阻撓或障礙的事物。隨着時間的演變,這個詞彙逐漸擴展到形容各種阻礙或障礙。
“連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連障」。
據記載,古代漢字寫作「連」,當時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逐漸演變,現代的寫法逐漸統一。
1. 在這條道路上,連障頻繁,無法順利前進。
2. 這個項目面臨着許多連障和困難。
連續、連貫、連綿、障礙、阻隔、阻擋
障礙、阻礙、困難、阻擋
順利、暢通、無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