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聯袂。《晉書·潘嶽傳》:“被褐振裾,垂髫總髻,躡踵側肩,掎裳連襼。” 清 吳錫麒 《觀燈行》:“傳柑纔罷元宵宴,連襼來遊 * 。” 清 厲鹗 《歲暮行答蔣丈雪樵》詩:“明朝三徑轉春風,連襼追遊從此始。”
“連襼”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目前權威詞典和常見文獻中均未收錄其具體釋義。根據單字拆分和古漢語用法,可嘗試推測其含義:
單字解析
組合推測
“連襼”字面可理解為“衣袖相連”,可能引申為以下含義:
使用建議
該詞罕見且缺乏權威釋義,若需準确理解,建議:
連襼(lián yì)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相連的一組房屋或建築群,通常為連排的房屋建築。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一連串相似或相連的事物。
連襼的部首是衣(yī),在“罒”(wǎng)的上方。它一共包含12個筆畫。
連襼源自于古代的建築形式,多用于古代的宮殿、廟宇和寺廟。連襼在繁體字中與簡體字相同,都是“連襼”。
在古代,連襼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尚無明确的關于古代連襼漢字寫法的記錄。
1. 這裡的老式連襼建築沿街而建,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
2. 那條街上有好幾棟連襼,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1. 連襼建築
2. 連襼風格
3. 連襼房屋
4. 連襼群
1. 連排房屋
2. 排屋
3. 連棟房屋
4. 連宅
孤零零的房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