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舉的意思、并舉的詳細解釋
并舉的解釋
[develop (run,work) simultaneously] 同時舉辦,一齊進行
土洋并舉
詳細解釋
同時舉辦;同時舉起;同時列舉。 毛6*澤6*東 《做革命的促進派》:“必須實行工業與農業同時并舉,逐步建立現代化的工業和現代化的農業。” 孫犁 《<劉紹棠小說選>序》:“現實主義的旗幟,是與 中國 革命的旗幟同時并舉的。”如:把這兩者并舉是不妥當的。
並舉:1.相互薦舉。《楚辭·離騷》:“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王逸 注:“相與朋黨,並相薦舉。”
(2).同時薦舉。《漢書·宣帝紀》:“唯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
(3).同時列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 清 周中孚 《鄭堂劄記》卷二:“因知《招魂》乃 原 作也。若屬 宋玉 所作, 史公 必不與諸篇并舉。”
詞語分解
- 并的解釋 并 ì 合在一起:并攏。合并。兼并。 一齊,平排着:并駕齊驅。并重(恘 )。并行(妌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并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并不容易。 并 ī 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稱。 筆畫數:; 部首:幹; 筆順編號:
- 舉的解釋 舉 (舉) ǔ 向上擡,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發起,興辦:舉義。舉辦。創舉。 提出:舉要。舉例。 推選,推薦:推舉。薦舉。 全:舉國。舉世。舉家。 古代指科舉取士:科舉。舉人。一舉成名。 攻克:“一戰而舉鄢、郢”。 筆畫數:; 部首:丶;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并舉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并舉”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bìng jǔ
- 注音:ㄅㄧㄥˋ ㄐㄩˇ
- 詞性:動詞
- 核心含義:指兩件或多件事物同時進行、興辦或列舉,強調不分先後、齊頭并進。
詳細解釋
-
同時進行或興辦
- 例句:
- “工業與農業同時并舉”(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
- “土洋并舉”(傳統用法,指本土與外來方法結合發展)。
-
曆史與文學中的擴展含義
- 相互薦舉:如《楚辭·離騷》中“世并舉而好朋兮”,指相互推薦。
- 同時列舉: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并舉人驗”,即并列舉例。
用法與示例
- 現代用法:多用于政策或發展策略,如“環保與經濟并舉”。
- 經典引用:孫犁在《劉紹棠小說選》序中提到“現實主義的旗幟與中國革命旗幟同時并舉”。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并行、齊驅、同步
- 反義詞:單行、獨舉、偏廢
“并舉”既可用于具體事務(如工農業),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思想與實踐),體現協調發展的理念。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但核心始終圍繞“同時性”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并舉(bìng jǔ)一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同等看待,同樣重要”。它的成分是“并”和“舉”。
拆分部首:
- “并”字的部首是“幹”,讀音為“bìng”;
- “舉”字的部首是“立”,讀音為“jǔ”。
筆畫:
- “并”字有三個筆畫;
- “舉”字有四個筆畫。
來源:
《論語·裡仁》中有一句話:“巫鹹雲:‘吾不如老子則何如?’子曰:‘才不及,仕不得;學不學,攘夷不得。必也臨深淵,如穴無;無舉世之民而不謹身,命命焉聞者也。’”其中“無舉世之民而不謹身”是“并舉”一詞的最早來源。後來逐漸被廣泛采用,成為常用詞語。
繁體:
“并舉”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並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作形态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并舉”這個詞,古時的寫法為“并舉”。兩個字合在一起,上面是“并”字,下面是“舉”字,整體形态比現代寫法更接近于實物。
例句:
- 在教育中,我們應該并舉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
-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并舉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組詞:
- 并列:同等重要的兩個或多個事物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 并肩: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
- 共同:一起或共同擁有的,表示共同參與。
近義詞:
- 同等重要,同樣重要。
反義詞:
- 輕重不同,不同重要。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