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讓的意思、廉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讓的解釋

(1).清廉遜讓。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世人之論也,靡不貴廉讓而賤財利焉,及其行也,多釋廉甘利。”《北史·裴駿等傳論》:“ 文舉 之在 絳州 ,世載清德,辭多受少,有廉讓之風焉。” 宋 範仲淹 《答手诏五事》:“貪冒者廢之,趨附者抑之,如此,則多士知勸,各生廉讓之心。”《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産立高名》:“卿之廉讓,有過於兄,朕心嘉悅。”

(2). 廉泉 、 讓水 的并稱。喻指風俗醇美之地。詳“ 廉泉讓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廉讓”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清廉謙讓
    指個人在道德品質上保持廉潔無私、不貪圖利益,同時具備謙遜退讓的美德。
    • “廉”指廉潔自律、不貪污受賄;
    • “讓”指謙讓不争,尤其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保持克制。
      這一含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官員和士人的道德要求,如《潛夫論·遏利》中提到“貴廉讓而賤財利”。

二、引申含義

  1. 指代風俗淳美之地
    源自“廉泉”與“讓水”兩條河流的典故。
    • 據《南史·胡諧之傳》記載,南朝範柏年以“廉泉讓水”比喻家鄉梁州(今陝西境内)風俗淳樸;
    • 後世用“廉讓”或“廉泉讓水”代指民風高尚的地區。

三、文化背景

四、示例用法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典故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潛夫論》《南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廉讓的意思

廉讓是指寬容、謙讓、不争名利的品德和行為。一個廉讓的人在面對争執和利益沖突時,願意主動退讓,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廉(部首:廣,5畫)+ 讓(部首:讠,7畫)

來源和繁體

廉讓這個詞源于《論語》中的一句話:“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這句話原意是指一個人到了四十歲時,應該能夠識别和避開惡行,完成自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使命。

繁體字為「廉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廉讓」以篆書為基礎,寫法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字體相似。

例句

1.他在領導崗位上始終保持廉讓的态度,深受員工的尊敬。

2.身為父母,我們應該教導孩子要懂得廉讓,與人為善,互相謙讓。

組詞

廉潔、廉明、謙讓、寬容、退讓。

近義詞

謙卑、謙遜、謙虛、寬宏大量。

反義詞

争強好勝、自私自利、傲慢無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