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t sentences] 舊時做詩的一種方式,每人或多人各做一句或數句,相聯成篇。多用于宴席及朋友間酬應
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幾句,合而成篇。舊傳始于 漢武帝 和諸臣合作的《柏梁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回文所興,則 道原 為始;聯句共韻,則《柏梁》餘製。” 唐 白居易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秋燈夜寫聯句詩,春雪朝傾煖寒酒。”《舊唐書·鄭颢傳》:“舘宇蕭灑,相與聯句,予為數聯,同遊甚稱賞。” 明 焦竑 《玉堂叢語·文學》:“公環奇跌蕩,限韻命題,即席聯句,動輒數百言。”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外面雪下得真好,到外面看看吧!我們還不妨聯句。”
“聯句”是古代詩歌創作的一種獨特形式,指由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一首詩,每人依次創作一句或數句,最終聯結成篇。以下是詳細解釋:
聯句的核心特點是集體創作,參與者通過輪流賦詩的方式,圍繞同一主題或場景,以對仗、押韻等規則銜接詩句。多用于文人雅集、宴飲酬唱等社交場合,兼具文學性與遊戲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聯句的具體作品或曆史脈絡,可參考《文心雕龍》《紅樓夢》等文獻。
《聯句》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根據既定的規則将若幹句子或詩句連接起來,形成具有意義和修辭效果的整體。這種修辭手法在文學創作和修辭表達中經常被使用。
《聯句》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它是由一條曲線表示行走的意思。根據部首辶來查找,《聯句》的筆畫數為10筆。
《聯句》一詞來源于漢字,是由“聯”和“句”兩個字合成而成。繁體字的寫法為「聯句」。
古代漢字寫法和現代寫法有所不同。《聯句》在古時的寫法中,通常采用豎排的方式書寫。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增添了一種古樸的美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以下是一些關于《聯句》的例句:
1. 聯句相照,思緒搖曳。
2. 他以聯句為媒介,表達了内心的情感。
3. 這篇文章由一串聯句串成,渾然一體。
組詞:詩聯、對聯、插花聯句、聯句詩。
近義詞:連句、連句成篇。
反義詞:斷句、獨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