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蓮幕的意思、蓮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蓮幕的解釋

《南史·庾杲之傳》:“﹝ 王儉 ﹞用 杲之 為衛将軍長史。 安陸侯 蕭緬 與 儉 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 儉 府為蓮花池,故 緬 書美之。”後因稱幕府為“蓮幕”。 唐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獻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陸遊 《送範西叔赴召》詩:“衰病強陪蓮幕客,凄涼又送 石渠 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蓮幕”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源與典故

該詞出自《南史·庾杲之傳》。南齊時期,衛将軍王儉的幕府因人才濟濟,被時人比作“蓮花池”。安陸侯蕭緬在書信中稱贊王儉的僚屬庾杲之(字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以蓮花的高潔意象隱喻其幕府的高雅氛圍。由此,“蓮幕”成為對高級官員幕府的美稱。

二、本義與引申

  1. 本義
    指代古代高官的幕府,尤其強調幕僚群體的學識與德行。例如唐代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獻尚書》中“下客依蓮幕”,即表達對幕府的尊稱。

  2. 象征意義

    • “蓮”象征高潔(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 “幕”指官署或庇護之所,組合後暗含對人才荟萃之地的贊美。

三、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可比喻重要機構或受保護的環境。例如:“他投身學術蓮幕,潛心研究”。


這一詞彙濃縮了古代文人對理想官署的想象,兼具曆史典故與美學意象。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史》或唐代詩詞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蓮幕

蓮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蓮(草木部首)和幕(巾字旁)。它的字形結構可以拆分為6個筆畫。

蓮幕一詞源于古代的文人雅俗共賞之物,蓮花和帳幕的結合體。蓮花是古代對純潔、高貴、優雅的象征,而帳幕代表的是遮蔽和遮擋的意義。因此,蓮幕通常用來形容純潔、高雅、華美的環境或氛圍。

在繁體字中,蓮幕的寫法為蓮幕,字形保留了更多傳統的筆畫和結構,更加優美動人。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蓮幕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在小篆字體中,蓮幕的結構更為簡潔,但整體上的意義和形象并無明顯變化。

例句:江邊的宴會上,點綴着一座座蓮幕,使得整個場景變得更加典雅華美。

組詞:蓮花、蓮葉、蓮座、帳幕、幕布

近義詞:蓮帳、蓬艾幕、芙蓉帳

反義詞:破爛布、平凡布、普通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