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d doctor] 醫術高明的醫生
(1).醫道高明的醫生。《左傳·定公三十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漢 王充 《論衡·率性》:“古貴良醫者,能知篤劇之病所從生起,而以針藥治而已之。” 清 姚鼐 《良醫行》:“自古良醫多出 秦 ,孝廉晚出當其倫。”
(2).猶上醫。比喻賢能的政治家。 唐 羅隱 《送溪州使君》詩:“兵寇傷殘國力衰,就中南土藉良醫。”參見“ 上醫 ”。
“良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拼音:liáng yī
釋義:指醫術高明的醫生,與“庸醫”相對。
經典出處:
比喻義:指賢能的政治家,如同“上醫治國”。例如唐代羅隱《送溪州使君》中用“良醫”比喻治理國家的能臣。
綜合《漢典》《搜狗百科》等資料,“良醫”的核心含義為醫術高明,比喻義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現代語境中更側重其醫學領域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左傳》《論衡》等文獻原文。
良醫指的是具有高超醫術、擅長治療疾病并能夠拯救患者生命的醫生或醫師。他們有着豐富的醫學知識、臨床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正确診斷疾病并施以恰當的治療。
良醫的部首是匚(方盒旁),它是草書的變形字形。總共有10畫。
良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禮·夏官司馬》:“司馬負喪,掌守、吉兇,用良醫”,意即司馬(古代官職名)負責看守和吉兇預測時需要找良好的醫生。後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于形容具有出色醫術的醫生。
繁體字“良醫”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字形,隻是改變了書寫方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良醫的寫法略有變化。字形以骨文為藍本,整體呈方形,上半部分為 “良”,下半部分為“醫”,形象地表達了良醫的草草樸樸的特質。
1. 這位醫生被認為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良醫。
2. 他的手術技巧高超,被譽為當代的良醫。
良醫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如:良醫良方(指良好的醫療方法),良醫之才(指醫術高超的醫生的才能)。
良醫的近義詞包括名醫、巨醫、妙手回春。
良醫的反義詞是無能醫、無良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