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晾花信的意思、晾花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晾花信的解釋

謂稻子開花的時節。《人民日報》1977.12.14:“我隻能請農民當老師,問他稻花何時開?答說,傍午的時候開,過一定時候就閉了。稻開花的時節叫‘晾花信’,開花時節如遇陰雨,花不開,谷子便長不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晾花信”是一個與農業相關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稻子開花的時節。此時稻花在特定時間開放(通常為午間),若遇陰雨天氣會影響開花,導緻稻谷減産。

詞語構成

延伸背景

該詞源自農業生産經驗,反映了傳統農耕文化對自然規律的觀察與總結。《人民日報》曾用此詞描述農時特征。

其他解釋

另有少數文獻将“晾花信”解釋為古代用晾曬花朵傳遞情意的行為,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與“花信”單獨指代“女性芳華”(如範成大詩句)的用法混淆。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農業場景中一般指稻花開放的時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晾花信

《晾花信》是一個以花卉為主題的詞語,用于形容描寫花朵在陽光下晾曬的美麗情景。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是“日”和“艹”,部首“日”表示與陽光有關的意義,部首“艹”表示與植物有關。根據筆畫統計,晾花信一共有12畫。

《晾花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境。古時候,文人墨客常常喜歡描寫花卉,以抒發情感。其中,晾曬花朵是一種常見的方法,以讓花卉更加鮮豔、幹燥。因此,他們形容花朵在陽光下晾曬的美麗景象,用“晾花信”來表達。

在繁體字中,晾花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無太大差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今天相比有所不同。以《晾花信》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晾花-tr八-tr言”。可以看出,古代的垂直書寫方式與現代的水平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同時在構造上也有小差别。

以下是《晾花信》的例句:

1. 陽光下,草坪上晾花信,芬芳撲鼻。

2. 她花園裡的各種花卉,每日都擺滿了晾花信。

3. 在晨曦的映照下,晾花信的色彩更加絢爛奪目。

一些相關的詞語組詞:

1. 晾曬:在太陽下曬幹。

2. 芳香:指香氣撲鼻,有鮮花香味。

3. 太陽:代表明亮的太陽光。

一些近義詞:

1. 曬花:用太陽光曬幹花朵。

2. 曬庭院:在室外的庭院裡曬太陽。

3. 烘幹:将物品通過熱空氣進行幹燥。

一些反義詞:

1. 陰雨:陰沉多雨的天氣。

2. 潮濕:濕氣重,不適合晾曬。

3. 蓋壓:被物體蓋住,失去陽光照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