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谄妄的意思、谄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谄妄的解釋

阿谀奉承,荒唐虛妄。 唐 劉承慶 《明堂災後求直言疏》:“通事舍人 逢敏 奏稱, 彌勒 成道時有天魔燒宮,七寶臺須臾散壞,斯實諂妄之邪言,非君臣之正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谄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用虛妄不實、誇大其詞的話語來奉承、讨好他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詞彙釋義 "谄妄"屬于聯合式複合詞,由"谄"與"妄"兩個語素構成:

  1. 谄(chǎn):指用卑賤的态度奉承讨好他人,如《論語》"貧而無谄"。
  2. 妄(wàng):意為虛妄、不實,如《法言》"無驗而言之謂妄"。 二者結合後,強調通過虛構或誇大的言辭進行谄媚的行為本質。

二、語義特征 該詞隱含兩層批判:

  1. 内容虛假性:所奉承的内容脫離事實,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批評"谄谀之臣"的虛言。
  2. 動機功利性:行為目的在于獲取不當利益,符合《荀子·修身》"谄谀我者,吾賊也"的倫理批判。

三、典源與用例 最早見于清代典籍,如:

《綠野仙蹤》第四十回:"嚴嵩谄妄欺君,大負朕躬。"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如: "其提案充滿谄妄之詞,實為掩蓋政策疏漏。"

四、近義辨析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11卷,第356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第148頁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谄""妄"詞條
  4. 《荀子集解》,王先謙撰,中華書局,2012年,"修身篇"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谄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chǎn wà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谄妄”由“谄”和“妄”兩字組成:

二、曆史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劉承慶在《明堂災後求直言疏》中批評他人言論時提到:“斯實谄妄之邪言,非君臣之正論”,用以指責逢敏的言論既谄媚又虛妄。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行為:

  1. 為讨好他人而刻意說虛假、誇張的話;
  2. 言行脫離實際,缺乏理性依據;
  3. 在社交或職場中表現出過度迎合的态度。

五、結構分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組詞擴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邦儲鎊刨寶性被闆波斯貓蔔甲參衡巢夷創瘢遄塗出人命賜環大春大好老玳牛凋變敵衡東虢奪印沸水浮航高溫作業宮钗合成哼哼哈哈講揚解悟旌祀近水樓台先得月究欲急先鋒鞠護句圜畯儒抗義狼烽涼炒麪莅會流借巒岏落氣滿貫毛布秘府某個拈斷髭須賠錢貨遷臣箧笥三建盛馔沈郎詩編述附死生交鐵腳木鵝鐵線萬分穩子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