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創的意思、草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創的解釋

(1) [start an enterprise]∶開始創建;開始進行

草創時期

(2) [draw up]∶起草

詳細解釋

(1).開始興辦;創建。《漢書·律曆志上》:“ 漢 興,方綱紀大基,庶事草創,襲 秦 正朔。”《新唐書·魏玄同傳》:“ 武德 、 貞觀 ,庶事草創,人物固乏。”《三國演義》第七十回:“二将趕二十餘裡,奪了 黃忠 寨。 忠 又草創一營。”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第二次印《箋譜》,如有人接辦,則為紙店開一利源,亦非無益,蓋草創不易,一創成,則别人亦可踵行也。”

(2).猶草率。粗糙簡略。《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時城郭丘墟,掃地更為,帝悔前徙之,草創苟合,未有還人。” 宋 鄭樵 《<通志>總序》:“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姊姊遠别,莫可持贈。恐至海南,無以為家,夙夜代營宮室,勿嫌草創。”

(3).起稿。《論語·憲問》:“為命, 裨諶 草創之, 世叔 讨論之,行人 子羽 修飾之, 東裡子産 潤色之。” 楊伯峻 注:“ 鄭國 外交辭令的創制, 神諶 拟稿…… 子産 又作文詞上的加工。”《漢書·司馬遷傳》:“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愠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張渭傳》:“ 作霖 好學深思,常偃仰卧竟日,或草創後復毀之,然出,而人以為高文典冊焉。”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惟文詞蹇拙,體制紛紜,中間詩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創初就,未加潤色者,雖非原本,蓋近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創”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變化,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事物的初始階段或初創狀态,強調從無到有的創建過程。例如:“企業草創時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

二、詳細義項解析

  1. 開始創建、興辦
    核心指代事業、制度等的初步建立。如《漢書》提到“庶事草創”,描述漢朝初期各項制度剛起步的狀态()。現代用法如“創業公司處于草創階段”。

  2. 粗糙簡略、未完善
    隱含初始階段的簡陋或不成熟。例如《東觀漢記》中“草創苟合”,指建築倉促完工未精細修飾()。此義項與“草率”關聯,需結合語境判斷。

  3. 起草、拟稿
    古代特指文書的最初起草。如《論語·憲問》記載鄭國外交辭令由裨谌“草創”,後經多人修改完善()。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與“初創”的異同

可通過《漢語詞典》()或《漢書》()等典籍進一步查閱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事物初創、初步形成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 “艸”(草),第二個部首是 “春”(chūn)。草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當時以“艸”代表“草”,而“春”則代表事物初始、新生等含義。在繁體字中,草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草創的字形和現代略有差異。草字的旁邊有一橫,代表生長的草莖;春字的邊旁部分則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這種字形的設置符合草創的意義,也使得詞語在古代流傳下來并得以沿用至今。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個公司還處于草創階段,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在這個例句中,草創用來形容公司剛剛開始,尚處于發展初期的階段。 與草創相關的組詞有:新創、始創、創立等。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描述事物的初期、創立或開始階段。 近義詞包括:起步、初創、萌芽等。這些詞語都有着與草創類似的含義,可以用來表達事物初步形成的意思。 反義詞則可以是:成熟、完善、鞏固等。這些詞語表示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成熟或穩定。 總而言之,草創是一個形容事物初創或初步形成的詞語,它代表着事物的開始和新生。希望這些解釋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