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母的意思、同母的詳細解釋
同母的解釋
謂同一母親所生。《禮記·檀弓上》:“ 公叔木 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 子遊 。”《史記·秦本紀》:“ 武公 弟 德公 ,同母 魯姬子 。”《晉書·祖納傳》:“﹝ 納 ﹞弟 約 與 逖 同母,偏相親愛。”
詞語分解
- 同的解釋 同 ó 一樣,沒有差異;相同。同一(a.一緻,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同侪(同輩)。同庚(同歲)。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敵忾。同工異曲。同
- 母的解釋 母 ǔ 媽媽,娘:母親。母性。母系。慈母。母憂(稱母親去世)。 對女性長輩的稱呼:姑母。舅母。 雌性的,與“公”相對:母雞。 事物據以産生出來的:母國。母校。母音(元音)。 一套東西中間可以包含其他部
網絡擴展解釋
“同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指同一母親所生的兄弟姐妹,強調血緣關系中的母系來源。拼音為tóng mǔ。
2.詳細解釋
- 血緣關系:特指子女間共享同一位母親,可能是“同父同母”或“同母異父”的情況。例如《禮記·檀弓上》記載的“同母異父之昆弟”,即同母但父親不同的兄弟。
- 情感聯繫:在傳統文化中,同母兄弟姐妹通常被認為關系更親密,如《晉書·祖納傳》提到祖逖與弟弟祖約因同母而“偏相親愛”。
3.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古籍或正式語境,描述家族成員關系。例如《史記·秦本紀》中“武公弟德公,同母魯姬子”。
- 現代用法:可指代同胞兄弟姐妹,如造句“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隨同母親、姐妹遠走娘家”。
4.相關擴展
- 成語用法:成語“同母”可比喻親密的手足關系,但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同父同母”混淆。
- 異父同母:若僅母親相同而父親不同,需明确标注為“同母異父”。
5.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常見于書面或學術讨論中。
- 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同母”是否包含“同父”條件,避免歧義。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母的意思
《同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兄弟姐妹出自同一個母親,即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母》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口”,右邊的部首是“母”。
它的總筆畫數是6畫。
來源
《同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孔子的學生孟氏子貢的對話中提到的。這個成語後來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同母》的繁體字為「同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同母」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較為簡單,常常使用類似的象形字來表示。
例句
1. 他們雖然不是同母兄弟,但感情很親近。
2. 這兩個孩子同母,所以長得很像。
組詞
1. 同母異父:指兄弟姐妹出自同一個母親,但父親不同。
2. 同胞兄弟姐妹:指出生于同一母親的兄弟姐妹。
近義詞
同胞、親兄弟姐妹
反義詞
異母、異父、非兄弟姐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