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己及人的意思、推己及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己及人的解釋

[treat other people as you would yourself;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others;be considerate as to put oneself in the place of another] 用自己的心思來推想别人的心思;替别人所處的境地設想

詳細解釋

以己之心度人;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 宋 朱熹 《與範直閣書》:“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陳侯使袁僑如會陳人圍頓陳侯逃歸》:“不思小國之見陵于我,亦猶我之見陵于 楚 也。惟不能推己及人,以至于此。” 清 葉廷琯 《<石林燕語>後序》:“非 心耘 擴其懃懃嗜古之懷,推己及人,何以有是與!” 魯迅 《南腔北調集·偶成》:“奴才們卻一定是愚人,他不能‘推己及人’,更不能推想一下,就‘感同身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推己及人”是一個源自儒家思想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測、理解他人的感受,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拆解


二、哲學淵源

  1. 儒家經典出處
    這一思想最早見于《論語》:

    • 《論語·衛靈公》中,子貢問孔子是否有可終身奉行的準則,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即推己及人的實踐)。
    • 《論語·雍也》提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進一步從積極角度闡釋:自己追求成功時,也應幫助他人實現目标。
  2. 道德實踐意義
    儒家将“推己及人”視為“仁愛”的基礎,主張通過自我反思和同理心,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和諧關系。


三、實際應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五、現代意義

在當今社會,“推己及人”仍是化解矛盾、促進共情的重要思維方式。它鼓勵人們超越自我中心,培養包容心态,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現實指導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推己及人是什麼意思

推己及人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指從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去體諒、關心和幫助别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推己及人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己,部首是拼音字母S。推己及人的總筆畫數為11劃。

來源

《論語·衛靈公》中有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後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推己及人”的說法,強調要把關心、關愛和幫助他人放在與自己相同的重要位置上。

繁體

推己及人的繁體字為「推己及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推己及人在古代的寫法為「推巳及人」,其中巳是指自己。後來隨着漢字的演變,巳被己所代替。

例句

他總是能夠推己及人,關心他人的困難,并盡力提供幫助。

組詞

1. 自私自利:形容隻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 以人為本:強調把人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關注人的情感和權益。

3. 互助合作:指人們相互幫助和合作,共同達到共同的目标。

近義詞

1. 以人為鏡:意思是把他人的行為和境遇當做自己參考的标準。

2. 同理心:指在同情他人的同時,能夠産生對其感受和處境的共鳴和理解。

反義詞

1. 方以類聚:意思是隻與自己相似的人為伍,不願與不同的人交往。

2. 以己為中心:指個人把自己放在首要位置,隻關心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而忽視他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