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将帥時的隆重禮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軍制之。”後因以稱任命将帥之禮。 唐 崔日用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去當推轂送,來佇出郊迎。”《花月痕》第五一回:“正看着皇上親行拜将推轂之禮,何等熱閙!”
(2).推動;協助。《史記·荊燕世家》:“今 呂氏 雅故本推轂 高帝 就天下,功至大。” 司馬貞 索隱:“謂 呂氏 素心奉推 高祖 取天下,若人推轂欲前進塗然也。”《新唐書·裴寂傳》:“朕有天下,公推轂成之也。”
(3).薦舉;援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 武安 俱好儒術,推轂 趙綰 為禦史大夫。”《南齊書·陸厥傳》:“ 永明 末,盛為文章, 吳興 沉約 、 陳郡 謝朓 、 琅邪 王融 以氣類相推轂。” 宋 司馬光 《送祖擇之守陝》詩:“俊德争推轂,榮塗易建瓴。” 明 歸有光 《與徐子與書》:“實賴吾丈雅故推轂之。”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郎》詩:“羣公極推轂,玄币争相持。”
“推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推車前進
原指推動車輪軸使車輛前行,後來特指古代帝王任命将帥時的隆重禮儀。例如《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帝王任命将領時“跪而推毂”,象征将軍在外擁有獨立指揮權。
推動、協助
引申為對人或事的支持與助力。例如《史記·荊燕世家》提到呂氏“推毂高帝就天下”,意為協助劉邦成就大業。
薦舉、援引人才
比喻推薦賢能之士。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窦嬰和田蚡共同推舉趙绾擔任禦史大夫。
如今“推毂”多用于書面或曆史語境,強調對他人事業的支持或對人才的舉薦,例如:“他推毂青年學者,助力學術發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史記》相關篇章或漢典釋義。
推毂(tuī gǔ)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用力推或用力拖拉物體。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勞動或運動中用力推動物體的動作。
推毂的部首是手部(扌)和殳,共有11個筆畫。
推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中,是亦姓氏。
推毂的繁體字為「推毆」。
在古代,推毂的寫法有些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推毂的寫法為「㕡攄」。
1. 他用力推毂着卡車,終于把它推出了泥坑。
2. 運動員們在比賽中推毂着巨石,展現出了他們的力量和技巧。
推車、推動、推進、毂輪
推拽、推拉、推擠
拖拉、拉扯、拖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