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ound threshing] 場地和園圃;庭院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1).農家種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詩·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晉 潘嶽 《閑居賦》:“傲墳素之場圃,步先哲之高衢。” 唐 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清 方文 《趙止安招同馬倩若周穎侯小集》詩:“委巷通場圃,高人此隱居。”
(2).指收獲等農事。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玄宗 ﹞欲西幸。 裴稷山 、 張曲江 諫曰:‘百姓場圃未畢,請待冬中。’”
“場圃”是漢語中一個與農事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場圃”指農家用于種植蔬果、處理農作物的場地,通常包含庭院、菜園和打谷場等區域。其中,“場”指平坦的場地(如曬谷場),“圃”指種植作物的園地。
在古詩文中,“場圃”常作為田園生活的象征,體現農耕文化的閑適與自然,例如: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對田園場景的描述。需注意其讀音為cháng pǔ(非chǎng),因“場”在表示農事場地時保留古音。
場圃(chǎng p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場”和“圃”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場”字的拼音是chǎng,部首為土,筆畫數為12;“圃”字的拼音是pǔ,部首是囗(圍字兒),筆畫數為10。
段落2:場圃的來源和繁體字場圃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指農田或園地。在古代,人們常常用場圃來指代種植農作物的地方。該詞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與簡體漢字相同,沒有特别的區别。
段落3:古時候漢字寫法和例句在古時候,場圃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相比有些不同。根據古代文字的發展演變,古時候的場字寫作「塲」,圃字寫作「脯」。例如:“開墾大場,耕種數百畝圃地。”意思是“開墾廣闊的農田,種植幾百畝的農地。”
段落4:場圃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場地、菜圃、演出場、集市場。
近義詞:農田、農場、園地。
反義詞:室内、城市、居住區。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