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塗刍的意思、塗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塗刍的解釋

(1).指塗車與刍靈,皆古代送葬之物。《禮記·檀弓下》:“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之三:“塗芻去國門,祕器出東園。” 唐 黃滔 《祭崔補阙》:“而況昨日軒車,今朝塗芻,唱《薤露》以出門,飛粉旌而戒途。”

(2).指靈柩。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唐儉》:“﹝ 唐儉 ﹞将出都,為塗芻之阻,問:‘何人?’對曰:‘貨師 薛良 之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塗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與喪葬文化相關,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古代送葬器物

指“塗車”與“刍靈”,均為隨葬的明器(象征性陪葬品):


2.代指靈柩

在唐代文獻中,“塗刍”可引申為靈柩的代稱。例如: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塗刍——草木細碎的意思

塗刍(tú ch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草木細碎的樣子。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刂”,其中“水”是康熙字典中的偏旁部首,而“刂”則表示刀這一物品。根據《漢字結構規範》的規定,塗刍的筆畫數目是11畫。

塗刍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塗刍在古代是治病的方法之一,即用刀将草木攪碎、研磨、烘幹後研成草粉,再敷在傷口上進行治療。另一種說法是指塗刍是指農民在田地裡施肥時,将幹草連土一起研碎,撒在田地裡增加肥力。

在繁體字中,塗刍的寫法是「塗芻」。不同于簡體字的删去了“芻”字中的一個橫,繁體字在結構上更加複雜。

在古時候,塗刍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據學者考證,早期的塗刍用的是象形字的寫法,形狀類似于“草”字,上方是一個枝葉。後來逐漸發展為現代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塗刍的例句:

- 田間間小草被風吹得塗刍般細碎。

- 沿着小徑,春天的塗刍花香撲鼻。

塗刍可以與一些相關詞彙組成新詞,比如“塗刍細磨”、“塗刍碎磚”。塗刍的近義詞有“碎末”、“粉碎”,它們都表示物體破碎成細小的顆粒。相反地,塗刍的反義詞是“整塊”、“完整”,它們表示物體沒有被破碎或者是完好無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