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竿的意思、投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竿的解釋

(1).投釣竿于水。謂垂釣。《莊子·外物》:“ 任公子 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 會稽 ,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放棹投竿,優遊卒歲。” 宋 範仲淹 《臨川羨魚賦》:“胡不學投竿之術,自取盈車。” 清 陳夢雷 《雨夜泊桐廬》詩:“投竿堪寄興,何事嘆飄蓬。”

(2).丢掉釣竿。謂罷釣,借指出仕。相傳 呂尚 釣于 渭 濱, 周文王 出獵相遇,與語大悅,同載而歸,以為師。見《史記·齊太公世家》。又 漢 郅恽 曾從 鄭次都 隱于 弋陽山 中,漁釣甚娛,後舉孝廉出仕。見《東觀漢記·郅恽傳》。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昔 伊尹 輟耕, 郅惲 投竿,思緻君於 有虞 ,濟蒸人於塗炭。”《隋書·炀帝紀上》:“而彙茅寂寞,投竿罕至,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懷,确乎難拔?” 唐 李商隱 《崔處士》詩:“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投竿”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文獻和用法具體分析:

一、基本含義:垂釣

  1. 字面解釋
    指将釣竿投入水中進行垂釣,即字面意義上的釣魚動作。如《莊子·外物》記載任公子“投竿東海”的典故,嵇康詩句“放棹投竿”也描繪了悠閑垂釣的場景。

  2. 詩文例證
    宋代範仲淹在《臨川羨魚賦》中寫道:“胡不學投竿之術,自取盈車”,此處的“投竿”即指通過垂釣獲取漁獲的技藝。


二、引申含義:放棄隱逸,出仕為官

  1. 典故來源
    源自姜太公(呂尚)在渭水垂釣時遇周文王的故事。姜太公“投竿”罷釣,隨文王出仕,後成為周朝開國功臣,故“投竿”引申為結束隱居、入朝為官。

  2. 其他用例
    如東漢郅恽曾隱居弋陽山釣魚,後舉孝廉出仕,也被稱為“投竿”,成為放棄隱逸生活的代稱。


三、注意事項

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含義,古典文獻中多指向垂釣或出仕的典故。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竿的意思

《投竿》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把魚竿或釣竿投入水中進行釣魚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投竿》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和“竹”(竹字頭),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投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漁民使用竹竿進行釣魚的行為。當時,人們把魚竿投入水中,期待着能夠釣到豐富的魚群。

繁體

《投竿》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投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可能略有不同。根據曆史記錄,古人在寫《投竿》時采用的字形有所差異,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扌”和“竹”的結構。

例句

1. 他早上起來後,便去河邊投竿釣魚。

2. 在美麗的湖邊,我們投竿等待着魚兒的上鈎。

3. 爺爺教我怎樣正确地投竿,以便能釣到更多的魚。

組詞

釣魚、魚竿、漁民、垂釣、魚餌、釣魚線、魚簍

近義詞

垂釣、釣魚

反義詞

收竿、收網、停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