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傷歎息。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去道彌遠,可謂為痛歎者也。” 明 李東陽 《趙節婦傳》:“予每聞其事,未嘗不歛衽而作,重為之痛歎而不能已,故傳之。”
“痛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因極度悲傷或痛心而發出的歎息。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抱樸子》或《趙節婦傳》原文。
《痛歎》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深深地歎息和痛苦的感歎。它通常用來形容遭受不公正待遇、不幸遭遇或令人傷心的事情。這個詞語傳達了深切的痛苦和無奈的情感。
《痛歎》這個詞的部首是疒(疔疖),它屬于偏旁部首。字形上看,疒是一個表示病症的部首。這個字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痛歎》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是由“痛”和“歎”兩個字組合而成。痛(tòng)是形容心情痛苦的意思,而歎(tàn)表示深切的歎息。在繁體字中,《痛歎》的寫法為《痛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痛歎》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痛嘆」。痛字的寫法與現代相同,而歎字的古代寫法為「嘆」。
1. 在得知他的突然離世後,她痛歎了一聲,淚如雨下。
2. 他面對着困境,無法控制地痛歎了一聲。
3. 整個世界都處在動蕩之中,人們無不痛歎時代的變遷。
1. 痛心:形容心痛、悲傷。
2. 歎息:表示深深的歎息和悲歎。
3. 痛苦:指身心感受到的劇痛或極度不幸的狀态。
1. 唏噓:表示悲傷、扼腕歎息。
2. 哀怨:表示悲傷和憂愁的情感。
3. 慨歎:表示因悲傷或遺憾而歎息。
1. 歡呼:表示高興和喜悅的呼喊。
2. 欣喜:表示心情舒暢、高興。
3. 滿足:表示得到了所想要的,心滿意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