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象的意思、體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象的解釋

(1).仿照;象征。 漢 班固 《西都賦》:“其宮室也,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

(2).謂有定體可以仿照。 宋 張載 《正蒙·中正》:“體象誠定,則文節著見。” 王夫之 注:“體象,體成而可象也。誠定者,實有此理而定于心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體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主要可分為傳統漢語釋義和現代心理學概念兩類:

一、傳統漢語釋義

  1. 仿照或象征
    指通過具體事物模仿或表達抽象概念。例如班固《西都賦》中描述漢代宮室“體象乎天地”,即通過建築布局象征天地宇宙的運行規律。

  2. 有定體可依
    指事物具備可被參照的固定形态或規則。宋代張載提出“體象誠定,則文節著見”,王夫之注解為“體成而可象”,強調事物内在規律外化為具體形态的過程。

二、心理學概念

  1. 身體意象(Body Image)
    由奧地利心理學家Paul Schilder提出,指個體對自身身體的主觀認知和感受。例如“體象障礙”患者可能過度關注或誇大身體某部位的缺陷。

三、現代延伸用法

在文學或社會學中,該詞偶用于描述通過多元形式體現文化特征的現象,如“通過語言穿插體象城市文化特色”。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注解、辭典釋義及心理學理論,若需深入探讨具體領域,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體象

體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或者特點。體象由兩個部分組成:身部和象部。身部中的“⺼”可以看作是來自于“月”字的一部分,而象部中的“象”則表示了字的意思。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體象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的發展。在繁體字中,體象的寫法為「體象」,其中的部首「⺼」變為了「骨」,但仍然保留了「象」字部分。這種寫法在一些傳統文化和繁體字的使用地區仍然存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的形态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體象在古代寫法中的構成為:「⺼」分别在上下兩半之間,下方是象形部分的「象」。這種古代寫法體現了當時人們對于形象的直觀觀察和表達方式。

以下是一些例句,幫助理解體象的意思和用法:

一些與體象相關的詞彙有:形象、特征、特點、外貌等。

與體象近義的詞彙有:形态、外表、樣子等。

與體象反義的詞彙有:模糊、多變、沒有特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