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提封的意思、提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提封的解釋

(1).通共;大凡。《漢書·刑法志》:“一同百裡,提封萬井。” 王先謙 補注引 王念孫 曰:“《廣雅》曰:‘提封,都凡也。’都凡者,猶今人言大凡,諸凡也……都凡與提封一聲之轉,皆是大數之名。提封萬井,猶言通共萬井耳。”《漢書·食貨志上》:“地方百裡,提封九萬頃。”

(2).猶版圖,疆域。 隋 薛道衡 《老氏碑》:“ 牂牱 、 夜郎 之所, 靡漢 、 桑乾 之地,鹹被聲教,并入提封。”《舊唐書·東夷傳·高麗》:“ 遼東 之地, 周 為 箕子 之國, 漢 家 玄菟郡 耳! 魏 晉 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許以不臣。”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長驅胡騎剪提封,誰奪龍沙斬将功。” 清 顧炎武 《海上》詩之三:“南營 乍浦 北 南沙 ,終古提封屬 漢 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提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總計、大凡
    指通共、總共的意思,常用于統計土地、人口等大範圍數據。例如《漢書·刑法志》提到“提封萬井”,即總計萬井土地。王念孫在《廣雅》中解釋,“提封”與“都凡”為同源詞,均表示“大數之名”,類似現代漢語的“總計”。

  2. 版圖、疆域
    指國家或地區的領土範圍。如隋代薛道衡在《老氏碑》中用“提封”描述被納入統治的區域,清代顧炎武的《海上》詩也以“提封”代指疆域。


二、補充說明


三、示例引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參考、4、9)。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提封-詞義解析

提封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字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提封有着不同的解釋。下面将從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詳細解析。

部首和筆畫

提封的部首是手,部首的作用是表示這個字的大緻意義。提封的部首是“⺘”,它代表着手的形狀。提封的筆畫數目是9畫,表示書寫這個字所需的筆畫數量。

來源

提封來源于古代漢字。其原始形态是由手旁邊加上幾個自己獨特的筆畫形成的。它的古字寫法是“扌豐”,後來經過演變和規範化變成了現代漢字的“提封”。

繁體

“提封”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保留了原始形态,在繁體字中寫作“提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提封的寫法略有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它寫作“捶封”,表示用手敲擊物體的意思,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例句

1. 他提封了禮物,遞給了孩子。

2. 請把信封封好,然後用膠帶提封。

3. 小明高興地拿起獎狀,正努力學習的付出有了回報。

相關詞彙

組詞:提款、提前、提醒、提升

近義詞:封鎖、封閉、封存

反義詞:開封、解封、啟封

綜上所述,提封是一個含義多樣的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着不同的用法。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源起、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的解析,我們對提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