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鐵制的尺。用作計量工具。《隋書·趙煚傳》:“ 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詐, 煚 為銅鬥鐵尺,置之於市,百姓便之。上聞而嘉焉,頒告天下,以為常法。”《宋史·律曆志四》:“ 後周 太祖 敕 蘇綽 造鐵尺,與 宋 尺同,以調中律,以均田度地。”
(2).古代鐵制的尺形兵器。《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懸帶弓箭,執把鎗刀鐵尺。”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武億》:“手持鐵尺,指揮如意,莫敢誰何。” 許傑 《慘霧》上:“隻有 加啟 帶來一根鐵尺, 保東 和 多智 等順手拾起一根短棒。”
“鐵尺”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不同來源的考證可具體解釋如下:
鐵尺是古代用鐵制成的标準測量工具,主要用于規範度量。例如《隋書》記載,趙煚在冀州設置鐵尺以整頓市井欺詐行為,後被推廣為常法;《宋史》提到後周太祖命蘇綽制造鐵尺,與宋尺統一,用于調節音律和土地測量。這類鐵尺具有權威性,是古代度量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記載與器物考據,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隋書》《宋史》等原始史料。
《鐵尺》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用來測量或繪畫時所使用的尺子。
《鐵尺》的部首是「钅(金字旁)」和「尺(尺字底部)」。它由9畫組成。
《鐵尺》一詞源于古代中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鐵尺」的寫法并沒有發生變化。它所表達的意思也是一樣的。
1. 他用鐵尺測量了牆壁的長度。
2. 藝術家使用鐵尺來對準畫布上的線條。
- 鐵錘:用鐵制成的錘子。
- 畫筆:用于繪畫的筆頭。
- 鐵尺的近義詞有:尺子、刻尺、尺規。
- 鐵尺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