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踢蹬的意思、踢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踢蹬的解釋

(1) [kick at random]∶腳亂蹬亂踢

小孩子一天到晚老踢蹬

(2) [waste;spend extravagantly]∶胡亂用錢;揮霍

(3) [treat]∶清理;處理

用了一個晚上才把這些瑣碎事踢蹬完

詳細解釋

(1).閑蕩;散步。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二折:“什麼風雪酷寒亭,我則理會得閒騎寶馬閒踢蹬哩。” 元 宋方壺 《醉花陰·走蘇卿》套曲:“請禪師細説叮嚀,他道有一箇女娉婷寺裡閑踢蹬。”

(2).又踢又蹬。 歐陽山 《三家巷》十六:“把床闆踢蹬得通通地響。” 老舍 《牛天賜傳》十五:“蛙的腮挂在鈎上,眼弩出多高,腿在空中踢蹬着。”

(3).折騰;使人受折磨。《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至於喪間, 素姐 怎生踢蹬,相家怎生説話,事體怎樣消繳,再聽後回接説。”《解放日報》1944.2.14:“他奶奶的為吃一口洋面,連跑三天,從早晨到黃昏,腿肚子酸的抽了筋一樣。鬼子真把人踢蹬死了,領面真比登天還難。”

(4).形容伸腿掙紮而死。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十四章:“ 二壯 見 大為 一掉下來就趴地上沒動彈,以為這下子他的好朋友準是摔踢蹬了。”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十七段:“直到這時, 武震 才發現 姚長庚 的後襖襟崩的稀碎,血濕透了一大片,掖在後腰那支七星子手6*槍都崩壞了。要不是這支槍, 姚長庚 早踢蹬了。”

(5).亦作“ 踢登 ”。胡亂用錢;揮霍。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七章:“我不吃做啥?還想發家嗎?發不成家啰!我也幫着你踢蹬吧!” 楊朔 《桃樹園》:“這是我祖上傳下的家業,臨到我手裡踢蹬了,也是對不起祖宗。”

(6).指化費。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六章:“不久,他腰裡又生了一個瘡。請醫抓藥,剩下的幾畝地不到半年就踢蹬光了。”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一:“爹媽去世後,他又喝大酒,又逛道兒,家當都踢登光了。”

(7).清理;處理。如:用了一個晚上才把這些事情踢蹬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踢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踢蹬”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方言中存在差異,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普通話标準釋義

  1. 亂踢亂蹬
    指用腳無規律地踢動,多用于描述孩童或動物的動作。
    例句:小孩子一天到晚老踢蹬。
    文學引用:老舍在《牛天賜傳》中描寫“蛙的腿在空中踢蹬着”。

  2. 揮霍錢財
    表示胡亂花費或浪費財物。
    例句:這月的工資被他踢蹬光了。

  3. 處理、清理事務
    指對瑣碎事務的整理或解決。
    例句:用了一個晚上才把這些瑣碎事踢蹬完。

二、方言及引申義(以膠東地區為例)

  1. 物品損壞
    指無生命物體出現故障或無法使用。
    例句:車開到半路上踢蹬了,在修車廠維修。

  2. 生命終結
    用于形容人或動物的死亡,隱含掙紮狀态。
    例句:祖先的産業,誰希望不肖子孫踢蹬了。
    來源:引申自“伸腿掙紮而死”的動作意象。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方言用法。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區域變體,可參考漢典或膠東方言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踢蹬 - 一個動作的描寫

踢蹬(tī dèng),這個詞彙是用來描述一種動作的。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足”(zú),表示與腳有關,右邊的部首是“登”(dēng),表示踩踏的動作。由于這兩個字的結構比較簡單,它的筆畫也不多,足字有六畫,而登字隻有十二畫。

踢蹬這個詞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用于形容一種以腳進行抵抗或反抗的動作。在古代的文獻中,踢蹬這個詞的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當然,在繁體字中,踢蹬的寫法稍有不同,踢字的右邊是另一個部首“易”(yì),而蹬字保持不變。

踢蹬這個詞在現代的漢語中并不常見,更多出現在民間口語中或者體育運動的描述中。比如,我們可以說:“他用力踢蹬着球,将球射入了球門。”這句話中清晰地描繪出了踢蹬這個動作。

踢蹬作為一個動作的描寫,它常常用于組成其他詞語,例如:“踢蹬腿”、“踢蹬動作”等等。近義詞可以是:“踹蹬”、“踢踹”等詞語,都表示類似的動作;而反義詞可以是“蹲踞”或“坐卧”,這些詞語描述的是不同的姿勢和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