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桌的意思、條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桌的解釋

長方形的桌子。 魯迅 《孤獨者》五:“孝帏上沒有别的,前面是一張條桌,一張方桌。” 巴金 《軍長的心》一:“靠窗放一張白木條桌,桌上有一架電話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條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長方形的桌子,其長寬比例通常超過3:1,因此呈現顯著的長條形特征。别稱包括長桌、條形桌、會議條桌等。

二、規格與分類

  1. 尺寸
    标準寬度約40厘米,高度75厘米,長度範圍在120厘米至240厘米之間,可根據需求定制單人位、雙人位等不同規格。
  2. 材質
    • 闆式條桌:采用三聚氰胺闆、防火闆等人工闆材制成,具有耐磨性高、成本較低的特點。
    • 實木條桌:以純實木或實木貼皮為材料,質感更貼近自然,常用于傳統或高檔場景。

三、用途與場景

四、其他釋義補充

部分資料(如)提到“條桌”作為成語,比喻“言辭犀利、善辯之人”,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權威來源中未廣泛提及,可能屬于引申或地域性表達。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演變或具體款式示例,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條桌》的意思

《條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結構簡單、長條形的桌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條桌》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一是具有“一”字形的“幺”部,二是上方的“木”部。其中,部首“幺”表示部件數少,部首“木”表示與樹木有關。

《條桌》的拼寫一共包含了9個筆畫,其中每個字分别由3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條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古代文獻。在古代,由于桌子制作簡單便捷,人們常将原木切割成條狀然後拼接在一起,形成長條形的桌子,因此産生了“條桌”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且通行于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的繁體字書寫為「條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以《條桌》為例,古時候的寫法中,字的形狀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例句

1. 我家廚房裡放了一張條桌,方便我們用餐。

2. 這家餐廳的條桌長而寬敞,非常適合聚餐。

3. 學校的圖書館裡有許多條桌供學生們學習使用。

組詞

1. 長條桌:指更長的條狀桌子。

2. 圓桌:指形狀呈圓形的桌子。

3. 折疊桌:指可以折疊收納的桌子。

近義詞

1. 條凳:指與條桌相配套的長條狀的凳子。

2. 長桌:與條桌概念相似的詞語,形容長而狹窄的桌子。

反義詞

1. 圓桌:與條桌形狀相反的桌子。

2. 短凳:與條桌配套的凳子長度較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