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風月的意思、調風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風月的解釋

調弄風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題目:“呆小二村□調風月,莽強人大鬧 五雞山 。”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四折:“雙鶯燕暗争春,詐妮子調風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調風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元雜劇作品

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詐妮子調風月》。該劇講述了婢女燕燕被貴族千戶誘騙失身,後千戶另娶他人,燕燕當衆揭露真相,最終成為千戶妾室的故事。劇中通過燕燕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會底層女性的悲慘命運和反抗意識(劇情梗概參考、6、10)。

二、詞語引申義

  1. 字面含義
    指“調弄風月”,其中“風月”可引申為男女情愛之事,因此常用來比喻男女間的情愫互動或風流韻事。例如元代戲曲《張協狀元》中“呆小二村口調風月”,即用此意(見、7)。

  2. 文學化表達
    在詩詞等藝術創作中,也指以風花雪月為題材抒發情感,但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部分現代詞典的擴展解釋(如)。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在古代文獻中主要與關漢卿的雜劇直接相關,現代語境下使用較少。若涉及文學分析,建議結合具體作品背景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調風月

調風月是一個具有浪漫情調的詞語,常用來形容詩詞、音樂、畫作等藝術作品中表達出的清新、優美、動人之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調(秂、四點水)+ 風(幾、乙)+ 月(⺆、⺭)

調的部首是秂,總筆畫數為四;風的部首是幾,總筆畫數為乙;月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

來源

調風月一詞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後來,這個詞被廣泛用于形容詩詞、音樂和繪畫作品,以表達其中所蘊含的唯美和浪漫情懷。

繁體

調風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調風月

例句

他的詩歌如同調風月,細膩婉約而又意境深遠。

組詞

調整、調節、調試、風景、月光、月餅

近義詞

風月悠悠、風姿月貌

反義詞

嚴肅莊重、平凡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