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農田的收成。《北史·室韋國傳》:“氣候多寒,田收甚薄。”
(2).指農田的作物收割之後。 唐 賈島 《送皇甫侍禦》詩:“身泊 湘江 闊,田收 楚 澤遙。” 唐 溫庭筠 《秋日》詩:“田收鳥雀喧,氣肅龍蛇蟄。” 宋 梅堯臣 《田人夜歸》詩:“田收野更迥,墟裡隔煙陂。”
“田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農田的收成
指農作物産量的具體結果,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北史·室韋國傳》中“田收甚薄”,描述土地貧瘠導緻收成微薄。
農田收割後的時期
特指作物收割完成的階段,多見于唐詩。如賈島《送皇甫侍禦》的“田收楚澤遙”,溫庭筠《秋日》的“田收鳥雀喧”,均描繪秋收後的田園景象。
如今“田收”多用于文學或姓名學(),作為人名時寓意務實、豐收。實際語境中更常用“收成”“收割”等替代詞。
建議需要具體語境分析時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田收是指農田的收成和農作物的收入,其中田指農田,收指得到、獲得,在農業領域中被廣泛使用。
田收的拆分部首是田和攵,其中田為左部首,攵為右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田收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農民們耕種田地、耕作農田,期待着豐收的季節到來。因此,田收一詞逐漸形成了代表農田收獲的概念。
田收的繁體字形為「田收」。
在古時候,「田收」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明年的田收一定會比今年好。
2. 農民們正忙着準備田收的工作。
農田、農民、農作物、豐收、耕種、農耕
農産、農獲、農事
失收、減産、歉收
【别人正在浏覽】